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凡

作品数:94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6篇甘薯
  • 17篇栽培
  • 16篇选育
  • 14篇甘薯品种
  • 13篇种质
  • 9篇栽培技术
  • 9篇甘薯新品种
  • 9篇甘薯种
  • 8篇育种
  • 8篇种质资源
  • 8篇基因
  • 7篇高产
  • 6篇甘薯种质资源
  • 5篇杂交
  • 5篇污染
  • 5篇马铃薯
  • 4篇毒病
  • 4篇选育及栽培技...
  • 4篇紫色
  • 4篇茎叶

机构

  • 80篇湖南省作物研...
  • 12篇湖南省农业科...
  • 12篇中南大学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南省农业对...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安化县农业局

作者

  • 94篇张超凡
  • 70篇黄艳岚
  • 55篇周虹
  • 43篇张亚
  • 14篇易九红
  • 10篇黄光荣
  • 5篇董芳
  • 2篇邹学校
  • 2篇喻名科
  • 2篇王家万
  • 2篇王芳
  • 1篇刘昭兵
  • 1篇李宏志
  • 1篇韩林
  • 1篇彭华
  • 1篇徐平声
  • 1篇纪雄辉
  • 1篇姚晟伟
  • 1篇沈宏勋
  • 1篇田发祥

传媒

  • 40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作物研究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Agricu...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湖南农业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全国甘薯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优化甘薯集团杂交方案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甘薯集团杂交育种技术及群体遗传规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甘薯集团杂交方案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分析方法步骤为:(1)甘薯集团杂交;(2)甘薯的形态学标记的统计;(3)花粉散布特征的分析;(4)优化甘薯集团...
张道微董芳张超凡钱国兵张亚黄艳岚项伟
文献传递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007年
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张超凡黄艳岚周虹
关键词:甘薯分子标记遗传育种
遮荫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植物为适应荫蔽的环境,其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光合器官、抗氧化酶、内源激素以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保证植株自身能在荫蔽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通过遮荫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等方面的阐述,旨在指导我国南方地区间套作和设施栽培的实施,并最终实现作物高产稳产。
易九红张超凡黄艳岚周虹
关键词:作物遮荫生理响应
一种甘薯种薯复合病毒病(SPVD)病原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种薯复合病毒病(SPVD)病原的检测方法,包括:提取甘薯种薯RNA;将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用设计引物进行PCR的第一轮扩增,并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第一轮扩增产物进行第一轮检测,其...
张道微董芳张超凡黄艳岚周虹张亚
文献传递
甘薯新品种湘薯19号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湘薯19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徐薯18作母本,Georgiared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试验选育而成。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346.1kg/667m2,薯干产量715.5kg/667m2,在不同区域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鲜薯3252.6kg/667m2,薯干产量1056.5kg,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5%左右,较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熟食味香甜可口。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张超凡周虹黄艳岚
关键词:甘薯选育经过栽培技术
甘薯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甘薯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色素等物质的特点,以新鲜幼嫩甘薯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改良CTAB法从32份甘薯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其纯度高、质量好、相对分子量大,多糖和多酚类等杂质去除比较完全,且OD260/OD230值>2.0,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无降解现象,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用E-ACA和M-CTG引物组合进行AFLP分析,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此方法提取的甘薯叶片基因组DNA完全适于AFLP分析。
黄艳岚张超凡
关键词:甘薯基因组DNA提取CTAB法
4种甘薯徒长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甘薯徒长抑制剂的施用是保障甘薯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目前甘薯徒长抑制剂种类较多,但是施用方法、效果等存在差异。为确保徒长抑制在甘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试验以湘薯98、湘紫薯118为试验材料,选择烯效唑、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4中常用的徒长抑制剂做处理,分析不同徒长抑制剂对甘薯产量主要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徒长抑制剂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烯效唑对试验材料的增产效果最为稳定。(2)甘薯徒长抑制对不同甘薯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徒长抑制剂主要调节湘紫薯118的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而对湘薯98根冠比调节无显著差异。试验将为湖南地区甘薯栽培过程中徒长抑制剂的选择和施用方法提供参考数据。
张道微张超凡董芳黄艳岚张亚周虹
关键词:甘薯干物质积累根冠比
一种利用低积累镉作物治理含镉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积累镉作物治理含镉土壤的方法,筛选低镉吸收、高耐性、产量高的甘薯品种;施用石灰和ZH型土壤调理剂调整土壤酸碱度等对污染区土壤进行修复;实行玉米甘薯套作的模式,采用专用型甘薯标准化栽培技术保证甘薯的生...
张超凡张道微周虹黄艳岚张亚
文献传递
甘薯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对从湖南及其他地区引进的61份甘薯品种(包括27份育成品种和34份地方品种)进行形态多样性聚类分析,探讨了湖南甘薯地方品种遗传变异程度及其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并对甘薯遗传变异程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甘薯地方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2.596 0,湖南甘薯育成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2.839 4,湖南甘薯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2.547 2。湖南甘薯地方品种与广东地方品种平均遗传距离最远,为3.002 0;湖南甘薯育成品种与巴西甘薯西蒙1号遗传距离最远,为3.547 3。
张超凡黄艳岚周虹易九红
关键词:甘薯聚类分析
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是通过设定甘薯的品质指标和指标评价标准,在评测人员进行感官评分后,利用模糊数学计算参评甘薯种质的食用品质综合评分值;并通过制定甘薯食用品质等级标准,将综合评分值不同的...
项伟张超凡董芳张亚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