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疗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疗法在正常动物肝脏的凝固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 7头家猪进行了经皮肝脏穿刺微波凝固疗法。共取得 2 4个凝固区。凝固温度设定在 65℃ ,凝固时间为 5min ,输出功率为 40W。一周后处死动物 ,取出肝脏测量凝固坏死区的大小 ,然后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行微波凝固疗法前、后及一周后分别取血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 肝脏凝固坏死区肉眼呈白 淡粉色 ,形状为椭圆形 ,其长、短轴长度分别为 (3 0 .0 8± 5 .83 )mm及 (14 .75± 3 .66)mm。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水肿 ,变性及凝固性坏死 ,还可见炎性反应及纤维组织增生 ,以及微脓肿形成 ,出血及巨细胞反应。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 微波凝固疗法能够有效引起肝脏组织的凝固坏死 ,为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佟小强邹英华吕永兴彭勃蒋学祥
- 关键词:微波凝固肝脏组织病理学肝肿瘤
- 羟基喜树碱对于体外培养的人体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HCPT对于体外培养的三种人体膀胱癌细胞系EJ、BIU-87、T24的抑制作用,同时与CDDP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种化疗方案HCPT+ADM与CDDP+ADM对于上述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调整好浓度的肿瘤单...
- 王健蒋学祥邹英华吕永兴彭勃
- 文献传递
- 微钢圈对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栓塞治疗作用被引量:36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微导管 微钢圈系统在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12例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急诊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患者包括十二指肠出血 4例 ,空肠出血2例 ,肝脏出血 2例 ,肾脏出血 2例 ,膀胱出血 1例 ,阴茎外伤性持续勃起 1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微导管系统进行供血血管的超选择插管 ,并使用微钢圈进行栓塞治疗。 6例患者在使用微钢圈之前首先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使用微钢圈数 1~ 5个 (平均 2 .1个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往往难以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其中 1例小肠出血的年轻患者在栓塞止血后行手术治疗以彻底解除病因。其他患者在随访期间 (1周至 10个月 ,平均 4个月 )均无再出血。未见明显与栓塞治疗直接相关的合并症发生。结论 应用微导管 /微钢圈系统对急性出血性疾病进行治疗 ,其栓塞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佟小强邹英华孙晓伟王健吕永兴彭勃蒋学祥
- 关键词:血管栓塞手术治疗血管造影
- 羟基喜树碱对体外培养的人体膀胱癌细胞的抑制被引量:3
- 2002年
- 王健蒋学祥邹英华吕永兴彭勃
-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体外培养癌细胞膀胱癌
- 颈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3
- 2001年
- 目的 推动国内颈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术的广泛应用与开展。方法 对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CAS)。 12例中有 7例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10例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2例为大动脉炎。结果 12例颈动脉狭窄 11例放置支架成功 ,2例术中发生轻度脑梗死 ,经治疗 1h内完全恢复。 11例CAS成功者随访 6个月至 4年 6个月 ,均未发现再狭窄 ,临床上未出现脑缺血症状。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已和外科手术一样 ,渐被广泛接受。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预防脑梗死并发症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邹英华金龙吕永兴彭勃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介入性放射学支架置入术
- 经皮肝穿微波凝固疗法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疗法在活体猪肝实验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家猪7头,体重为30~60kg,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每头取3~6个穿刺点,共24个点),然后对每个点分别进行微波凝固术,每次时间为5分钟,功率为35瓦,设定量...
- 佟小强邹英华蒋学祥吕永兴彭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