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多意
- 作品数:9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从发展到转移式发展——关于发展理论研究的回顾
- 2002年
- 发展概念是一个学术命题 ,也是实践中的复杂工程 ,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话语。但其内涵、思路的流变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的范畴。本文对发展理论作了疏理 。
- 彭多意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
- 保障进城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建议被引量:47
- 2003年
- 彭多意唐东生
-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
- 现代都市人的社会适应性──昆明市民调查及其初步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社会转型的加速,市场因素的介入,使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独特的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昆明市民的。心理性适应状况和社会性适应状况作出了分类统计和归纳,为这一课题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数据和方法。
- 王彦斌彭多意吴晓亮
- 关键词:社会学心理特征社会适应性社会责任感
-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日志选登:红河弥勒可邑村
- 2006年
- 红河州弥勒县可邑村在每年春节都要举办阿细先基歌手演唱会,质朴的歌词反映出特有的民俗风情,对研究当地民族文化很有意义。
- 陈荣(记录)彭多意
- 关键词:演唱会曲目
- 我国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建设探讨被引量:5
- 2003年
- 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整个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应用公共产品理论提出 :我国应构建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型的社会服务体系” ,因为这是实现政府与市场机制“对接”的最佳路径。而构建这个社会服务体系 ,应该有思想、组织、制度、智力的保障。
- 唐东生彭多意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
- 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以云南k彝族村为例被引量:5
- 2007年
-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其根本,如何把分散的个体普通少数民族农民组织起来,以村民为主体有效实现少数民族欠发达农村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把村民自治落到实处,即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与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运行与管理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自2000年起笔者在云南一个彝族聚集的贫困村——k村进行了为期六年多深入的实证性研究,借鉴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少数民族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 彭多意
- 关键词:少数民族治理能力建设
- 发展民族社区经济方法探索——以可邑彝族生态文化旅游村项目为例被引量:22
- 2001年
- 民族社区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核心是发展。通常的发展模式往往因忽略了社区成员的切身要求、自我意识及创造潜力而收效不甚明显。因此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云南民族社区发展期待运作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而来自可邑彝族村旅游发展项目的实践表明 :借鉴国际发展机构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较为成功的参与性发展模式 ,结合云南实际 ,特别是民族社区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 ,探索民族社区目标人群自身能力发掘及建设的方法 ,在项目实践中将理论上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从而有效地解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 ,促进民族自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切实可行的。
- 彭多意
- 关键词:民族社区参与式发展
- 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中国南传佛教研究的基础工作
- 中国南传佛教为云南省独有,傣族是信仰中国南传佛教的主体民族,此外,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也信仰中国南传佛教。一直以来,对中国南传佛教的研究是宗数学研究的薄弱部分。文献资料的研究是中国南传佛教最为基础的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
- 彭多意
- 关键词:南传佛教民族文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