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林
- 作品数:27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固体颗粒对脂润滑线接触弹流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建立了含固体颗粒的脂润滑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推导了相应的润滑方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固体颗粒中心位置、尺寸和速度对脂润滑线接触弹流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影响,并与不含固体颗粒的脂润滑线接触弹流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进行了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对脂润滑线接触弹流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具有一定的影响;球状固体颗粒对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颗粒半径变化对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影响最大;片状固体颗粒对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小.
- 谢小鹏彭朝林陈树林
- 关键词:润滑脂弹流润滑
- 一种水下管道缺陷图像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管道缺陷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活动安装有二维马达,二维马达上活动安装有水下光源和水下摄像头。本实用新型的二维马达用于多角度驱动水下摄像头和水下光源,达到准确采集水下管道缺陷图像的目...
- 彭朝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耐久性试验台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耐久性试验台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自动化控制中心系统、自动监测系统、汽车电动座椅系统、风冷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心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触摸显示系统、历史数据记录单元;自动监测系统包括PLC控制器、...
- 谢小鹏李光乐肖海兵彭朝林曹立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四球摩擦试验磨斑图像磨痕方向自动定位方法
- 本发明的一种四球摩擦试验磨斑图像磨痕方向自动定位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不具备明显色彩的磨痕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加大了图像的处理速度,通过对灰度磨斑图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检测图,再通过对边缘检测图进行循环旋转,已得到若干组...
- 肖梅张雷彭朝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四球摩擦试验磨斑图像磨痕方向角自动测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球摩擦试验磨斑图像磨痕方向角自动测定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不具备明显色彩的磨痕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加大了图像的处理速度,通过对灰度磨斑图进行循环旋转,已得到若干组行差峰值,最终通过得到的最大行差峰值得到磨...
- 肖梅张雷彭朝林
- 一种用于摄像机的固定及间距调节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摄像机的固定及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摄像机的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能够相对于支架滑动以改变相邻摄像机的间距。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装置,可用于固定不同型号,不同大小尺寸的摄...
- 彭朝林
- 文献传递
- 汽车轮毂轴承脂润滑理论与润滑失效机理研究
-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零部件高温、重载和高速剪切的使用工况已经十分普遍,从而对润滑剂的性能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大量学者的共同努力,对于润滑油及其润滑理论的理论研究,在面、线和点接触的润滑理论以及试验测试...
- 彭朝林
- 关键词:轮毂轴承减摩抗磨
- 滚道表面凹坑对脂润滑滚动轴承油膜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尺寸大小和位置的滚动轴承滚道表面凹坑对脂润滑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并与光滑表面情况下的脂润滑油膜压力和厚度的分布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EDS)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表面凹坑的存在使表面凹坑边缘位置存在油膜压力峰,而在表面凹坑中心周围区域油膜压力急剧减小;表面凹坑润滑区域在靠近入口处一侧至靠近出口处一侧方向的润滑油膜厚度出现跃升现象,但相比于光滑表面,润滑脂油膜整体变薄;表面凹坑的尺寸大小和所处位置对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
- 彭朝林黄博谢小鹏陈祯李兴林
- 关键词:滚动轴承润滑脂
- 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的功能改进方法与实践
- 2020年
- 针对原有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功能单一、测量参数精度低、采集数据无法实时查看和存储的缺点,从摩擦副的接触电阻测量、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测量、摩擦副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摩擦副的振动与噪声测量、主轴转速的精确测量等几方面对原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的接触电阻能够反映四球的润滑状态及其转变,实现了多种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存储,可以通过多参数对润滑状态进行综合评估。该机不仅能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需求,更为润滑状态的深入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 蔡锷李猛李猛
- 关键词:四球机接触电阻润滑状态
- 杂质颗粒对脂润滑轮毂轴承影响的试验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中杂质颗粒的来源及杂质颗粒混入润滑脂中对轮毂轴承性能的影响,采用MOA-Ⅱ型发射光谱仪和颗粒计数器,对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中的元素含量和所含杂质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分析为基础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和粒径大小的SiO2和Cu微纳米颗粒对复合锂基润滑脂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毂轴承中杂质颗粒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外界侵入和轴承内部自生2种,杂质颗粒粒径和数量的分布呈指数函数关系,杂质颗粒粒径越小,其数量越多;在试验所选定的微纳米颗粒粒径范围内,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硬质脆性颗粒SiO2和软质塑性颗粒Cu后,润滑脂的摩擦因数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与基础脂的摩擦因数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 彭朝林谢小鹏李光乐李兴林
- 关键词:机械工程轮毂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