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的诱导方法和药物相同。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照组给予异氟醚持续吸入。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拔管20 min的清醒程度评分以及拔管后恶心、呕吐、窒息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20 min的清醒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更适合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需求。
- 徐华赵陶丽
- 关键词:麻醉药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瑞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
- 瑞芬太尼对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麻醉对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皮质醇(Cos)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对照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每组各30例.分别于麻醉前5 min(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时(T3)、腺样体切除时(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自静脉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os水平,记录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观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期问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稳定;对照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Cos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各时点Cos无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反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于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徐华赵陶丽
- 关键词:芬太尼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比较被引量:30
- 2011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拟行全身麻醉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3μg/kg;芬太尼组(F组),诱导用芬太尼3μg/kg。分别记录并测定麻醉前5min(L)、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5min(T3)SBP、DBP、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的变化。结果S组血流动力学较F组明显稳定,T1~T3组F组SBP、D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L时和S组(P%0.05);T1~T3时F组NE、Cor、Glu明显高于T0时和S组(P〈0.05),S组各时点NE、Cor、Glu无明显改变。结论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小儿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徐华李世忠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S组(七氟醚组,n=30)和Ⅰ组(异氟醚组,n=30)。两组的诱导方法和药物相同。插管成功后,两组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观察组七氟醚持续吸入,对照组异氟醚持续吸入。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后呼吸恢复、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恶心、呕吐、窒息、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小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S组呼吸恢复、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更适合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 徐华赵陶丽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七氟醚靶控输注腺样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