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戢子龙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酸酯
  • 3篇碳酸酯
  • 3篇聚碳酸
  • 3篇聚碳酸酯
  • 2篇烟气
  • 2篇烟气脱硫
  • 2篇烟气脱硫脱硝
  • 2篇烟气污染
  • 2篇烟气污染物
  • 2篇氧化镁
  • 2篇预聚
  • 2篇预聚体
  • 2篇熔融
  • 2篇气脱
  • 2篇酯交换
  • 2篇酯交换合成
  • 2篇脱硫
  • 2篇脱硫产物
  • 2篇脱硫率
  • 2篇脱硫脱硝

机构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戢子龙
  • 5篇方云进
  • 3篇方美琴
  • 3篇徐瑞峰
  • 2篇李现娜
  • 2篇聂美园
  • 2篇徐兴军
  • 2篇范海平
  • 1篇殷俊
  • 1篇杜伟超
  • 1篇邵园艳

传媒

  • 2篇合成树脂及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连续高效制备甲乙酮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连续的2,3-丁二醇液相脱水制备甲乙酮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是以有机磺酸为催化剂,在反应精馏塔中2,3-丁二醇进行液相脱水反应制备甲乙酮。本发明的催化剂不失活,稳定性好,可连续使用...
方云进邵园艳殷俊方美琴杜伟超徐瑞峰戢子龙
文献传递
基于氧化镁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氧化镁的烟气脱硫脱硝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在脱硫脱硝塔的下部用氧化镁浆料脱除SO<Sub>2</Sub>,在循环吸收液中加入金属M<Sup>2+</Sup>催化...
方云进聂美园李现娜方美琴徐兴军戢子龙徐瑞峰
文献传递
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缩聚工艺的研究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由于透光性好、抗冲击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由于非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污染严重,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并实现了工业化,而国内的聚碳酸酯行业技术和...
戢子龙
关键词:聚碳酸酯缩聚工艺合成工艺
基于氧化镁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氧化镁的烟气脱硫脱硝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在脱硫脱硝塔的下部用氧化镁浆料脱除SO<Sub>2</Sub>,在循环吸收液中加入金属M<Sup>2+</Sup>催化...
方云进聂美园李现娜方美琴徐兴军戢子龙徐瑞峰
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的动力学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以氢氧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根据官能团模型推导出以苯酚浓度表示的积分型速率方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预聚合反应平衡常数,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反应热。酯交换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7.45 kJ/mol,反应活化能为77.170 kJ/mol。探讨了不同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与官能团模型符合良好,可以为后期的实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范海平戢子龙宋淑群汪志国方云进
关键词:聚碳酸酯动力学预聚体
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被引量:7
2012年
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氢氧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抗氧剂种类、原料配比等对产物色差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当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的摩尔比为1.05∶1.00,抗氧剂为K7时,预聚体的色差最小,为0.11。
范海平戢子龙宋淑群汪志国李波方云进
关键词:聚碳酸酯抗氧剂预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