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庆艳

作品数:102 被引量:76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电气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1篇燃烧
  • 52篇锅炉
  • 30篇数值模拟
  • 30篇值模拟
  • 26篇煤粉
  • 14篇火焰锅炉
  • 13篇煤粉燃烧
  • 12篇燃尽
  • 11篇混煤
  • 11篇NOX排放
  • 10篇切圆
  • 10篇燃烧器
  • 10篇燃烧特性
  • 9篇W火焰
  • 9篇掺烧
  • 8篇W火焰锅炉
  • 7篇四角切圆
  • 7篇超临界
  • 6篇四角切圆锅炉
  • 6篇切圆锅炉

机构

  • 102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广东电网公司
  • 4篇广东省电力试...
  • 4篇润电能源科学...
  • 3篇西安热工研究...
  • 3篇广东红海湾发...
  • 2篇广东省粤电集...
  • 2篇武汉华中思能...
  • 2篇国网湖南省电...
  • 2篇国网江西省电...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南省电力公...
  • 1篇云南电力试验...
  • 1篇湖南省电力试...
  • 1篇华电电力科学...
  • 1篇中国大唐集团...
  • 1篇能源集团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102篇方庆艳
  • 54篇张成
  • 49篇陈刚
  • 31篇马仑
  • 28篇周怀春
  • 21篇谭鹏
  • 12篇汪华剑
  • 10篇傅培舫
  • 9篇徐齐胜
  • 8篇姚斌
  • 6篇殷立宝
  • 6篇陈刚
  • 5篇朱天宇
  • 4篇罗自学
  • 4篇张志国
  • 4篇段学农
  • 3篇孙丹萍
  • 3篇湛志钢
  • 3篇周虹光
  • 3篇李鑫

传媒

  • 13篇动力工程学报
  • 11篇洁净煤技术
  • 9篇工程热物理学...
  • 8篇热能动力工程
  • 8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动力工程
  • 6篇广东电力
  • 5篇燃烧科学与技...
  • 5篇热力发电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煤炭学报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湖北电力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能源技术
  • 1篇湖南电力
  • 1篇云南电力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20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锅炉风箱二次风流量分配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为了研究风箱二次风流量分配特性及其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在不同二次风风门开度工况下对一台600 MW超临界前后墙旋流对冲锅炉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二次风风门开度下,各燃烧器流量分配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不均匀特性;随着二次分风风门开度减小,燃烧器流量分配不均匀特性逐渐增强,当二次风风门开度由100%减小到40%时,燃烧器之间的流量偏差系数由3.51%增加到6.17%;沿炉膛宽度方向,中心区域氧体积分数较高,两侧区域氧体积分数较低,靠近两侧墙燃烧器的煤粉未燃尽部分是锅炉煤粉未燃尽部分的主要来源;二次风流量分配不均匀性越大,飞灰含碳量、烟气中CO质量分数和炉膛出口NO_x质量分数越大;燃烧器流量分配不均,锅炉燃烧效率下降。
马启磊刘森张华磊方庆艳
关键词:锅炉旋流燃烧器燃烧
新型乏气热风复合送粉系统低NO_x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乏气热风复合送粉技术可以将制粉乏气送入一次风系统进行送粉,避免低煤粉浓度的三次风对煤粉燃尽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制粉乏气转移与热风进行复合送粉的新型多煤种适应性的低NOx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低NOx燃烧系统乏气转移对NOx排放质量浓度和煤粉燃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乏气转移量增加,虽然会使得煤粉燃尽率略有下降,但是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在实炉测试时乏气转移系统后锅炉效率能达到94%,NOx排放质量浓度为207 mg/m3(φ(O2)=6%),各项指标优良,表明该系统具有显著的低NOx燃烧效果,实用性强。
汪华剑乐方愿方庆艳周虹光张成陈刚
关键词:煤粉锅炉NOX排放数值模拟
有机固废燃烧/气化过程As、Pb释放特性及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不同种类有机固废在800−1100℃不同温度下燃烧/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特性以及灰的组成成分,探究了CaO、SiO_(2)、Al_(2)O_(3)对气化过程中重金属As、Pb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固废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整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明显低于燃烧;灰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灰中主要含有CaO、Al_(2)O_(3)和SiO_(2);热力学研究表明,在高温下气化过程主要生成气态As和Pb,而燃烧过程则会生成大量的As_(2)O_(3)和PbO,As和Pb的单质沸点相比氧化物更高,因此,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比燃烧过程要低;在900℃以下CaO、SiO_(2)、Al_(2)O_(3)会与As、Pb反应生成Ca_(3)(AsO_(4))_(2)、Ca_(2)PbO_(4)、PbSiO_(3)和AlAsO_(4),随着温度升高会逐渐分解,As、Pb的释放率逐渐升高,因此,气化温度应越低越好,并考虑适当增加有机固废中Ca、Si、Al含量,减少S、Cl含量来降低As、Pb在大气中的排放。
李鹏程张成赵彦余圣辉方庆艳陈刚
关键词:气化ASPB热力学
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掺烧煤泥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实现煤泥的综合化利用、提高电厂低负荷运行时效益,在某W型火焰锅炉开展了无烟煤掺烧煤泥的现场试验,并对各试验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供电煤耗及供电成本进行了计算,此外还对煤泥的平衡价格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随着煤泥掺烧比例的上升,飞灰含碳量和底渣含碳量明显上升,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掺烧泥煤后机组供电成本下降;当煤泥与无烟煤差价在60元/吨以上时掺烧煤泥可提高机组经济性。
陈红刘希彦谭鹏耿向瑾贾兴乐马亚飞张成方庆艳陈刚
关键词: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煤泥掺烧
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机理建模被引量:17
2019年
喷氨量的精确控制是电站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的关键问题,控制不当会影响火电厂脱硝效率或氨逃逸形成二次污染,建立准确的SCR脱硝系统动态过程模型是开发先进喷氨控制器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电站工业SCR脱硝催化剂和实验用催化剂与烟气反应特性的不同,对经典SCR脱硝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用于燃煤电站SCR脱硝动态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与经典SCR脱硝反应机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改进模型在变工况时入口NOx质量浓度、烟气流量等因素剧烈波动时模型特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精度和适应性更好,且在稳定工况和变工况均明显优于原机理模型。
饶德备谭鹏李壮扬胡昌镁曹楠张成方庆艳陈刚
关键词:燃煤电站烟气脱硝SCR催化剂
煤焦燃烧过程中的亚观和微观形态及反应机理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FESEM和EBSP对煤粉在TGA、DTF和电站锅炉内燃烧过程中的亚观和微观形态及碳的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炭的形态可分为5类:薄壁网架炭、厚壁网架炭、浅孔实体炭、实体炭和含碳矿物;同一煤样同一温度条件下炉内炭比TGA和DTF中的炭具有更大的反应比表面积;炉内炭的表面含碳量变化不大,不存在低温反应器的表面灰壳,因此,应用球形灰壳理论预报炉内煤粉的燃烧速率是值得怀疑的;亚观形态与微现形态间不存在几何分形上的自相似性.
傅培舫周怀春方庆艳姚海
关键词:煤粉燃烧微观形态FESEMW型锅炉
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优化数值模拟被引量:34
2011年
在不同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下,对一台1 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旋流对冲燃烧煤粉锅炉进行了炉内流动、燃烧、传热与NOx排放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符合性较好。结果表明,不同的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对煤粉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水冷壁壁面热流分布有不同的影响。相比6台磨煤机运行,当5台磨煤机运行,停运上层燃烧器时,煤粉颗粒停留时间增加,飞灰含碳量降低,煤粉燃尽率增加;燃烧器区域空气分级效果得到强化,NOx排放量降低;下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大屏过热器挂渣的倾向。
方庆艳汪华剑陈刚周怀春
关键词:煤粉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数值模拟
贴壁风对300MW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4
2018年
针对某300 MW四角切圆锅炉低氮改造后部分区域水冷壁高温腐蚀严重的问题,进行了贴壁风改造;设置4组不同贴壁风参数工况,开展了贴壁风对高温腐蚀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贴壁风全部投入运行,贴壁风风率逐渐增加的工况中,考虑到有效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同时保证炉膛出口较小的飞灰含碳量和NOx质量浓度,工况2的综合效果最好;关闭与主气流旋转方向相反的贴壁风,适当提高与主气流旋转方向相同的贴壁风风速,能够进一步缓解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并保证较好的燃烧效果。
万中平刘基昌毛晓飞方庆艳张成陈刚
关键词: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数值模拟
燃烧放热对准东煤成灰过程中钠盐释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选取典型的准东煤五彩湾煤为研究对象,在马弗炉内制备400-1200℃的燃烧灰和再热灰,采用K型热电偶测量燃烧过程中样品表面温度,通过XRF、XRD分析获得灰的成分和结晶形式,取部分灰样逐级萃取,通过微波消解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灰中钠的赋存特性。结果表明,燃烧和再热灰在成分和晶体形式上差异显著,再热灰钠含量明显高于燃烧灰且灰熔点偏低;随着温度升高灰中钠盐总量明显减少,其中,水溶钠、醋酸铵溶钠迅速减少,而盐酸溶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可溶钠增加,释放的钠以可溶钠为主;加热温度和时间影响钠的释放,燃烧反应放热导致煤粉表面温度超过环境温度200℃以上,是钠盐过多释放的主要原因。
余圣辉张成张小培周安鹂许豪方庆艳陈刚
关键词:灰成分燃烧反应
燃烧器上摆角度对四角切圆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偏差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燃烧器上摆和附加风上摆角度偏差设置的方法来降低锅炉烟温偏差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对一台7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不同燃烧器上摆角度条件下的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燃烧器上摆角度增加,炉内气流的旋转动量矩和屏区入口的残余旋转动量矩减小,水平烟道内烟气速度和温度偏差降低。附加风上摆角度的偏差设置可降低屏区入口的残余旋转动量矩,进而减小烟气速度和温度偏差。燃烧试验表明,燃烧器上摆11°和附加风上摆角度的偏差设置10°可将再热蒸汽温度偏差由20℃左右降低至4℃以下,是一种有效降低烟气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的手段。
田登峰方庆艳谭鹏张成陈刚钟礼今张殿平王国强
关键词: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烟气偏差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