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乐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皮肤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力疗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水肿
  • 1篇寻常型
  • 1篇寻常型银屑病
  • 1篇寻常性
  • 1篇遗传性血管性...
  • 1篇遗传学
  • 1篇抑制物
  • 1篇疫苗
  • 1篇银屑病患者
  • 1篇质粒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曲乐
  • 8篇何春涤
  • 7篇陈洪铎
  • 7篇刘梅
  • 5篇肖汀
  • 2篇魏瑾
  • 2篇魏彬
  • 2篇沙莎
  • 1篇邢晓娜
  • 1篇吴严
  • 1篇杨振海
  • 1篇高兴华
  • 1篇庞莹
  • 1篇陈晶
  • 1篇尹新江
  • 1篇朱红
  • 1篇金光玉
  • 1篇曹云鹏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CBM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纳入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3月。检索语种限中、英文。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2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4例患者,496处皮损,其中试验组皮损237处,对照组皮损259处。Meta分析结果显示:PDT组的治愈率高于安慰剂组[RR=4.16,95%CI(1.69,10.25)]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38,95%CI(1.12,1.71)],而与冷冻治疗组无显著差别;PDT组的美容效果评价优于冷冻组[RR=1.48,95%CI(1.18,1.87)]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51,95%CI(1.05,2.15)];PDT组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治疗组[RR=0.29,95%CI(0.10,0.86)],但与冷冻组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组无显著差异。以红光为光源的PDT组治愈率高于绿光光源组的PDT[RR=1.29,95%CI(1.02,1.65)],复发率低于后者[RR=0.20,95%CI(0.05,0.87)]。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及美容效果评价无显著差异。PDT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局部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结痂。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冷冻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等对照治疗,复发率低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红光-PDT治疗疗效优于绿光-PDT,复发率低,而不良反应两者相似;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疼痛明显。
陈晶吴严刘梅曲乐杨振海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鲍温病随机对照试验
寻常型银屑病诱发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方法选取4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例组)和500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受检者的10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潮、感染、外伤、饮酒、食鱼虾、药物、精神紧张及吸烟的患者在病例组、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了药物外,其他因素均是寻常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P<0.05)。结论多种环境因素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魏瑾刘梅肖汀曲乐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银屑病
Aβ3-10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幼年鼠产生抗体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T,探讨其免疫双转基因鼠APPswe/PSEN1dE9后产生抗Aβ抗体的滴度及免疫反应类型。方法肌肉注射该质粒免疫双转基因鼠,Aβ42肽及pcDNA3.1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ELISA方法测抗Aβ抗体的滴度、分型及免疫组化测定该抗体的血清抗性。结果疫苗p(Aβ3-10)10-MT成功构建并测序正确。Aβ42组产生了广度的抗体类型(IgG1, IgG2a和IgG2b),但p(Aβ3-10)10-MT组以IgG1为主。p(Aβ3-10)10-MT组IgG1/IgG2a比率为Aβ42组的4倍。血清能够较强地与Aβ单倍体,三聚体,四聚体结合,而不能与Aβ多聚体很好地结合,免疫后的血清能够很好地与AD转基因鼠脑内老年斑相结合。结论构建的疫苗能够诱导Th2型免疫反应,有效地避免了不良免疫反应的发生。
沙莎曲乐邢晓娜曹云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疫苗
青春期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
痤疮(Acne)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青春期,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近年通过对大量人群、家族及双生子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春期痤疮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就此在辽宁省沈阳市5所高校进...
魏彬庞莹刘梅曲乐肖汀陈洪铎何春涤
辽宁地区53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应用EpiData3.1和SPSS13.0程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53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1;患者的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25.7±13.1)岁;皮损表现以点滴状银屑病居多(49.5%),发病部位以下肢为首;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早于无家族史者(P〈0.05);病情加重季节主要为春季和冬季。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无性别差异,环境与遗传因素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魏瑾刘梅曲乐肖汀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1家系C1抑制物基因突变分析
2019年
目的对一个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系进行C1抑制物(C1INH)基因突变检测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C1INH基因8个外显子及每个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邻序列,将检测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C1INH基因正常序列进行比较。为除外基因多态性可能,在50名正常人群对照中对该突变进行分析。血清补体C4和C1INH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1INH功能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 4例患者的第3外显子均检测到1个无义突变(c.400G>T),该突变导致编码第134位的谷氨酸变为终止密码子(p.E134X)。家系中4例正常对照和50例健康人群对照未检测到该突变。4例患者的血清C4浓度、C1INH浓度及功能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下限。该家系中2例正常对照和2例健康人群对照血清C4浓度、C1INH浓度及功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该家系中发现C1INH基因突变c.400G>T,该突变为此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曲乐付依婷沙莎邹倩蕾刘梅肖汀高兴华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C1抑制物基因突变
黄芩素联合阿维A酸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L-12凋亡及caspases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芩素联合阿维A酸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L-12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caspases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SCL-1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凋亡的诱导情况;吖啶橙染色证实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分析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结果:黄芩素、阿维A酸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不同程度的诱导SCL-12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将细胞阻滞于G1期;活化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其中黄芩素联合阿维A酸作用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黄芩素、阿维A酸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诱导SCL-12细胞凋亡,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对SCL-12细胞具有协同效应,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共同介导执行。
刘梅曲乐尹新江朱红金光玉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黄芩素阿维A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瘢痕疙瘩的遗传学及相关基因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认为瘢痕疙瘩为多基因遗传病,其确切病因不明。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瘢痕疙瘩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些特定基因如P53,Fas,c-myc,c-fos,ras和BCL-2等特定基因多态性在人类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和作用,而另一些基因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些研究为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遗传学理论依据。
曲乐何春涤
关键词:瘢痕疙瘩遗传学基因研究
汗孔角化症合并假性阿洪病一例
汗孔角化症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它以角化过度、柱状角化不全为其组织病理特征。假性阿洪病是一种先天性或者后天获得性的罕见疾病,病程的发展过程中可见指或趾关节处纤维带形成,最终失去指/趾节。病史:一位28岁女性自出生...
魏彬刘梅曲乐肖汀陈洪铎何春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