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勇
-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置换术中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比较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LMHS)与普通肝素(UH)在人工肝(ALSS)血浆置换术(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区别。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12例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PE)372次,分成两组分别单独采用UH及LMWH抗凝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UH组TT、APTT均较LMWH组升高,PTA、PLT较LMWH组下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抗凝有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37.30,P<0.01)。结论 LMWH在PE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抗凝效果好,不增加出血倾向,适合在重型肝炎患者ALSS-PE应用。
-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魏继宏
- 关键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钠重型肝炎抗凝
- 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治疗伤寒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治疗伤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伤寒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1.3)d、(7.4±2.6)d和(12.3±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共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氧氟沙星相比,头孢噻肟治疗伤寒具有更显著的效果,患者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 曾建勇
- 关键词:伤寒氧氟沙星头孢噻肟
- 2013年厦门地区204例麻疹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5年我国广泛开展儿童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大范围流行的强度也已基本控制。近年来,由于频繁的人口流动和人群中抗体滴度下降,各地麻疹暴发流行的报道也相继...
- 曾建勇尤柳萍潘业刘家俊
- 文献传递
- APRI与FibroScan在预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 目的: 比较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同肝瞬时弹性成像(FbroScan)对预测慢性乙肝(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进展的预测及动态监测有效性,同时探讨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 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
- 曾建勇
- 关键词:天冬氨酸转氨酶肝纤维化
- 干扰素外用在水痘患儿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外用在水痘患儿皮肤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92例水痘患儿,按接诊日期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另外,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采取普通干扰素加0.9%氯化钠注射液外用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都未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停止发生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水痘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干扰素外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曾建勇肖爱香
- 关键词:水痘
- 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重型肝炎患者行322次血浆置换(PE)中肝素(HS)及低分子肝素(LMWH)的应用情况,比较二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HS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LMWH组升高,血小板(PLT)计数较LMWH组下降,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LMWH组在血浆分离器中凝血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优于HS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安全性高、抗凝效果好且不增加出血倾向,适合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中应用。
-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郭峰
-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肝素血浆置换
-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方法 24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比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死亡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改善临床症状。
-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李稳秀
- 关键词: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艾滋病
- 血色病1例被引量:5
- 2010年
- 患者,男,49岁,以发现肝功能异常1 d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大量饮酒20余年,每日喝白酒〉500 ml。查体:皮肤黝黑,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正常,腹平软,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肋下约2 cm,质地中等,无触痛,边缘光滑。
- 曾建勇刘家俊
- 关键词:血色病
- 34例麻疹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2006年3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34例麻疹病例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诊治麻疹,预防控制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34例麻疹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病时间以5—9月份为主(77%),发病年龄〈14岁的患者占68.0%,〉14岁的患者占32.0%;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19例;并发症方面成人以肝损害为主(79%),其中1例合并甲型肝炎,儿童多见并发肺炎(88%);症状方面成人咳嗽剧烈,儿童腹泻明显。结论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成人应特别排除病毒性肝炎;高危人群应加强免疫,建议学龄儿童7-8岁应及时复种;退热剂(包括激素)对出疹期有明显影响(P〈0.05),除非必要,切勿盲目使用。
- 欧宏杰曾建勇刘家俊
- 关键词:麻疹
- 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抗感染方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方案.方法: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分析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痰病原学培养结果,结合患者基本状况及其他系统疾病,制定及完善患者抗感染方案.结果:患者系AIDS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与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感染疗效不佳.临床药师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提出改进用药方案的建议,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通常病情较重,个体抗感染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十分重要.
- 魏吟秋林清江曾建勇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