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俊

作品数:309 被引量:1,95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0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2篇心律
  • 61篇心律失常
  • 49篇心肌
  • 46篇心房
  • 46篇室性
  • 45篇房颤
  • 44篇心动过速
  • 40篇心房颤动
  • 38篇心脏
  • 34篇心肌梗死
  • 34篇预后
  • 34篇梗死
  • 32篇急诊
  • 30篇衰竭
  • 29篇综合征
  • 29篇胺碘酮
  • 28篇动脉
  • 28篇室性心动过速
  • 27篇心力衰竭
  • 26篇抗心律失常

机构

  • 144篇中国医学科学...
  • 97篇中国医学科学...
  • 38篇北京协和医学...
  • 2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北京大学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1篇中华医学会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清华长庚...
  • 5篇中国协和医科...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307篇朱俊
  • 145篇杨艳敏
  • 66篇梁岩
  • 64篇谭慧琼
  • 46篇宋有城
  • 44篇章晏
  • 40篇李建冬
  • 37篇袁贤奇
  • 30篇王国干
  • 26篇张晗
  • 24篇王娟
  • 23篇邵兴慧
  • 22篇刘力生
  • 19篇黄毕
  • 19篇于丽天
  • 19篇高鑫
  • 18篇康连鸣
  • 16篇田力
  • 16篇胡大一
  • 14篇章友华

传媒

  • 52篇中国循环杂志
  • 41篇中华心血管病...
  • 23篇中国心脏起搏...
  • 14篇中华全科医师...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华心律失常...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临床急诊杂志
  • 7篇中国心脏大会...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THE 22...
  • 4篇中国分子心脏...
  • 4篇中华心脏与心...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0篇2014
  • 28篇2013
  • 8篇2012
  • 20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19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在社区公众中进行心脏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了解在社区中开展此项工作的可行性,评价该种宣传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教材,并自行制作了CPR光盘、CPR手册.首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视频播放;护士...
杨志敏杨艳敏朱俊谭慧琼郝云霞于丽天王曼张炜张艳娟刘庚李建冬章晏
心房颤动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或不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2008-11至2011-10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的房颤患者2 015例,根据是否伴有心衰将患者分为伴心衰组(n=753)和不伴心衰组(n=1 263)。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男性少,心率慢,体重指数(BMI)低,既往高血压史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史患者比例低,钙拮抗剂及胺碘酮使用率低,CHADS2积分高,既往心肌梗死、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吸烟史、左心室功能障碍、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瓣膜手术及大出血史患者比例高,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阿司匹林及华法林的使用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 991例随访成功,随访期间,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节律控制药物及氯吡格雷使用率低,室率控制药物及华法林使用率高,死亡及大出血发生率高(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HR=1.50,95%CI:1.17~1.9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不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9,95%CI:1.07~1.11,P<0.001)、心率(HR=1.011,95%CI:1.005~1.017,P<0.001)、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1.63,95%CI:1.13~2.35,P=0.01)及合并COPD(HR=2.18,95%CI:1.47~3.22,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而在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5,95%CI:1.03~1.07,P<0.001)、BMI(HR=0.92,95%CI:0.88~0.96,P<0.001)、收缩压(HR=0.991,95%CI:0.984~0.998,P=0.012)及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2.50,95%CI:1.48~4.21,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 :伴或不伴有心衰的房颤患者在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1年死亡事�
冯广迅杨艳敏朱俊梁岩张晗邵兴慧王娟田力黄毕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死亡率
心脏移植术前血N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术后早期受者存活率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前血N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术后早期受者存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法测定284例拟接受心脏移植的心力衰竭患者移植前血NT-proBNP水平,按NT-proBNPJk平将284例患者分为≤5000nmol/L组(≤5000组,237例)和〉5000nmol/L组(〉5000组,47例),比较两组受者的术前一般情况、不同原发病者的NT-proBNP水平、两组围手术期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率及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受者1年存活率。结果〉5000组术前肺毛细血管楔压为(25.1±7.4)mmHg(1mmI Hg=0.133kPa),明显高于≤5000组的(21.4±9.2)mmHg(P〈0.05);心脏指数为(1.8±0.5)L·min-1·m-2,明显低于≤5000组的(2.1±0.6)L·min-1·m-2(P〈0.05)。〉5000组围手术期需用ECMO支持者占14.9%(7/47),ECMO相关死亡率为71.4%(5/7),1年存活率为91.3%;≤5000组围手术期需用ECMO支持者占6.8%(16/237),ECMO相关死亡率为12.5%(2/16),1年存活率为96.9%,2个组ECMO应用率、ECM0相关死亡率以及受者1年存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NT-proBNP水平较高(〉5000nmol/L)者围手术期ECMO应用率和1年死亡率均较高;术前测定血NT-proBNP水平有助于心脏移植时机的把握。
黄燕黄洁胡盛寿宋云虎王巍廖中凯朱俊
关键词:利钠肽心脏移植存活率
胺碘酮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被引量:3
2002年
罗彤谭慧琼朱俊贾友宏宋有城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病例报告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60
1995年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反映支配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一项无创性指标。我们通过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研究51例正常人、60例不同病因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特性。结果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和HRV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人。频域分析显示正常人心率变异功率谱密度(PSD),日间以低频成分占优势,夜间睡眠时则高频成分占主导,低频成分昼夜变化不明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PSD与正常人相比,显示低频和高频成分均明显降低,且高频成分的下降尤为显著,这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支配心脏的迷走和交感神经均受损,且以迷走神经受损更为严重。这可能意味着患者日后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宋有城万立礼胡桃红朱俊王莉李晶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的近期预后和影响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S患者的死亡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际多中心CREATE研究的中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7例资料,平均年龄(68.5±10.3)岁,男性患者占57.6%.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CS患者的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因素与30 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517例CS患者30 d的病死率为62.3%(322例).将全部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6,95%GI:1.18~1.81)、前壁梗死(OR=2.01,95%CI:1.29~3.11)、入院基线血糖>7.8 mmol/L(OR=2.17,95%CI:1.26~3.73)、血钠<130 mmoL/L(OR=2.21,95%CI:1.21~4.0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或重度左心功能障碍(LVD)(OR=3.78,95%CI:2.28~6.27)、未紧急血运重建(OR=3.53,95%CI:1.20~10.41)和使用利尿剂(OR=1.90,95%CI:1.21~2.97)是30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仅包含基线特征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前5项基线变量是死亡的独立基线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个回归模型均有较高的判别死亡高危患者的能力,ROC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7~0.86)和0.80(95%CI:0.75~0.84).结论 STEMI并发CS的患者30 d病死率超过60%,年龄等基线因素和未紧急血运重建等治疗因素是影响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尧杨艳敏朱俊谭慧琼梁岩刘力生丽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死亡率
获得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总结获得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患者的危险因素、心电图特征、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正确识别和处理提供帮助.方法以"扭转型室速"及"QT间期延长"检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0至2010年病历库,统计获得性扭转型室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计52例获得性扭转型室速,其中67.3%有基础心脏病,59.6%存在电解质紊乱,36.5%应用利尿剂,28.8%应用延长QT间期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前后平均QTc分别为(571±93)ms及(456±50)ms,所有患者均经补钾、补镁治疗,32.7%应用异丙肾上腺素,13.5%接受临时起搏治疗.结论获得性扭转型室速多发生于电解质紊乱及应用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高危患者应监测心电图及QTc变化,注意有预警价值的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并正确治疗.
宋雷杨艳敏朱俊
关键词:QT延长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药
972例门诊及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门诊及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等方面的区别。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国24家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972例门诊或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并在一年时进行随访。采用McNemar配对χ^(2)检验比较患者基线与随访一年时药物治疗情况的差异。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结局的差异。结果门诊患者610例(62.8%),门诊患者年龄<65岁占比高于住院患者[44.9%(274/610)vs 35.1%(127/362),P<0.05],NYHAⅢ/Ⅳ级占比高达50.8%(310/610),92.5%(564/610)的门诊患者走坡路时呼吸困难。27.9%(170/610)的门诊患者颈静脉压>6 cmH 2O,24.3%(148/610)的门诊患者存在肺部湿罗音。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心力衰竭主要病因方面无明显差别(P=0.063),缺血性心肌病均为主要原因。基线时门诊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大于住院患者[63.0%(384/610)vs 54.4%(197/362),P<0.05],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低于住院患者[53.1%(324/610)vs 72.1%(261/362),49.5%(302/610)vs 61.3%(222/362),P<0.05],两组ACEI/ARB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4%(411/610)vs 62.4%(226/362),P>0.05]。一年随访时门诊患者ACEI/ARB使用率降低[63.5%(360/567)vs 67.4%(411/610),P<0.05],住院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降低[50.3%(165/328)vs 61.3%(222/362),P<0.05]。两组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率接近[6.7%(41/610)vs 9.4%(34/362),P=0.124],门诊组因心力衰竭住院率低于住院患者[25.4%(155/610)vs 36.5%(132/362),P<0.05],但仍>25.0%。结论门诊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征仍较明显,且预后较差。门诊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管理不容忽视。
刘少帅谭慧琼吕思奇刘小宁郭潇朱俊于丽天
关键词:心力衰竭门诊病人疾病特征预后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女性患者二年随访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现状及2年自然病程。方法本研究为国际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登记试验(OASIS)的一部分。按统一方案登记因NSTE-ACS入院的患者,对入选患者的治疗不作任何干预,记录其临床特征、主要药物及干预治疗、重大事件,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追踪记录2年,分析女性患者的特点并与男性患者对比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国大陆地区共注册2 294例NSTE-ACS患者,女性占37.7%(864例),平均年龄65.1±6.7岁,就诊时有不稳定心绞痛及心电图异常者分别占90.7%、92.6%。女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分别占64.1%、23.4%,显著高于男性(P≤0.001)。女性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吸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者分别占39.4%、16.8%、11.7%、2.3%,均明显低于男性(P≤0.001)。既往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占0.5%,低于男性(P≤0.05)。住院期间女性患者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率分别为92.8%、64.8%,低于男性(P≤0.05);硝酸酯类药、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和调血脂治疗率分别为96.9%、60.0%、59.1%、47.1%,与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女性患者药物治疗率下降幅度比男性更为明显。随访2年时女性患者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血脂药的服用率分别为68.4%、39.5%、27.4%和19.4%,均显著低于男性(P≤0.05)。住院期间女性患者PCI、CABG治疗率分别为10.5%和2.7%;2年随访期间分别为13.4%和4.8%。女性血运重建治疗无论是在住院期间或2年随访期间均显著低于男性(P≤0.001)。2年随访期间女性患者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因顽固心肌缺血住院率分别为7.4%、4.7%、6.8%、15.4%和31.3%,与男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STE-ACS女性患者接受治疗和/或重视治疗的程�
张竞涛谭慧琼朱俊李建东梁岩章晏刘力生
关键词:女性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
静脉注射索他洛尔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作用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于丽天朱俊袁贤奇李建冬李萍章友华章晏宋有城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法索他洛尔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