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唐代间架税及相关问题简论被引量:1
- 2016年
- 间架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定以房屋为征收对象、类似于现代房产税的杂税,乃唐德宗建中年间因"军需迫蹙",由户部侍郎赵赞首倡征收,施行仅一年半便停罢。由于间架税本身延续时间短、施行范围有限,加之资料缺乏,前辈学者的讨论大都就有限的直接记载立论:张泽咸认为间架税主要在京师地区实行,而泾源兵变时曾以取消此税笼络人心[1];林立平认为唐代店铺税的设立与间架税有一定的关系又有所区别,间架税是颁行于全国的,只是地方尚未施行便停罢了[2];
- 朱华莫骄
- 关键词:征收对象两税
- 陆羽《毁茶论》事实考辨被引量:4
- 2015年
- 陆羽《毁茶论》散佚,后世学者因其内容无所考证,出现《毁茶论》系陆羽受辱后反对饮茶或陆羽未作此篇等不同的推测。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唐代饮茶风尚的普及中,常伯熊增益陆羽之法以及陆羽写作《毁茶论》对于饮茶风尚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季卿对陆羽和常伯熊的态度差异亦非源自二人的茶艺、茶道器具和程序,而是源自二人的装束,且陆羽在写作《毁茶论》后还对《茶经》进行过两次修改,并且继续从事相关的茶事活动。所以,《毁茶论》的主要内容当是反对李季卿之流重视茶人装束而忽视茶道本身的行为,而非反对饮茶。
- 朱华
- 关键词:茶道
- 唐德宗朝河朔政策之变——以王武俊谥号用字之争为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武俊为所有藩镇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期藩镇将领的归化,重建唐朝的统治秩序。另外,也反映出唐德宗对河朔藩镇政策的调整,唐朝西北形势趋于严峻,唐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对河朔藩镇进行新一轮的讨伐,只能采取相对缓和的手段,由武力削藩转为招抚、怀柔,甚至是姑息,赐谥王武俊"忠烈"便是朝廷缓和与河朔藩镇关系、维持相对和平现状的措施之一。
- 朱华
- 关键词:唐德宗谥号
- 隋唐时期关中水资源状况的考察
- 隋唐时期,关中地区尚称沃野,作为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水,其流域仍保持者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但渭水支流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以渭水干流为界,南北却呈现出较大的不同:渭水之北的水利设施,无论引泾、冶、清、浊、漆、沮诸水之郑国渠、白渠及...
- 朱华
- 关键词:水资源农田灌溉城市供水隋唐时期
- 文献传递
- “终亮之世,彝不复反”?——兼论诸葛亮南征后的南中反叛被引量:1
- 2014年
- 司马光曾对诸葛亮平定南中的功绩做出"终亮之世,彝不复反"的评价。但从文献记载来看,诸葛亮在世时,南中的少数民族反叛并未停止,只是南中大姓却罕有叛者,司马光所言之"彝"似乎并不是特指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武力平定南中后,政策上明显侧重汉族大姓,南中大姓得到扶植成为蜀汉统治南中的统治基础,而隋唐之后他们因为夷化而不见于史籍,所以,如果司马光的评价不是刻意夸大诸葛亮的功绩,则很可能就是混淆了南中大姓的民族成分,"彝"所指即夷化的南中大姓。
- 朱华
- 关键词:司马光
- 唐代间架税及相关问题简论
- 间架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定以房屋为征收对象、类似于现代房产税的杂税,乃唐德宗建中年间因"军需迫蹙",由户部侍郎赵赞首倡征收,施行仅一年半便停罢。由于间架税本身延续时间短、施行范围有限,加之资料缺乏,前辈学者的讨论大都就有...
- 朱华莫骄
- 文献传递
- 孙刘荆州之争原委探析
- 2014年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正式确立之前,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曾围绕荆州的归属发生过多次矛盾和斗争。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无尺寸之地,战后得到了荆州江南四郡之大部及南郡的一部分,孙权则占据了南郡、临江、武陵、长沙四郡之地。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借得了孙刘共同占据的南郡、武陵郡、临江郡等当中为孙权所占领的一部分,孙权仍占有长沙及南郡之部分地区。益阳对峙的结果是孙刘中分荆州,刘备虽割让整个桂阳及长沙、零陵的一部分,但也从孙权处获得了沟通荆州南北的益阳等长沙郡之湘西之地。夷陵之战中,刘备或想复制益阳对峙之故事,但因孙权不作实质性让步而骑虎难下,不得不战。战败之后刘备优势尽失,只得单方面妥协。
- 孙立群朱华
- 关键词:军事优势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