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对脂肪变性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MPST)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对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取20只C57BL/6小鼠,高脂饮食喂养,建立NAFLD模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小鼠予以正常饮食用来参照NAFLD模型的成功建立。观察组小鼠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shRNA(AD-shRNA)对肝脏MPST进行干预,对照组小鼠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AD-GFP)。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并测定肝组织MPST、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胱硫醚γ裂解酶(CSE)表达与肝脏中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硫化氢(H2S)的含量。结果观察组小鼠肝脏MPST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FFA、TG、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肝脏内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且出现肝细胞炎性表现;观察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弥漫性减轻,炎性肝细胞减少。观察组小鼠肝脏SREBP-1、FAS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CSE的m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H2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在MPST对脂肪肝的调节过程中起主要介导作用,且与SREBP-1相关通路抑制有关。
- 阙扬铭朱华丽周雪峰李兵兵吴佳燕刘海燕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性游离脂肪酸
- 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价值的再评价
- 目的为评价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后,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了前后2个6年间有呕血症状并经胃镜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资料391例,住院总人次512人次。...
- 阮水良陆其明杨志宏季霞吴君毕军朱华丽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三腔二囊管
- 文献传递
- 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价值的再评价
- 目的:为评价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后,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
方法:收集了前后2个6年间有呕血症状并经胃镜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资料391例,住院总...
- 阮水良陆其明杨志宏季霞吴君毕军朱华丽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三腔二囊管
- 文献传递
- 嘉兴市缺血性结肠炎近10年发病趋势和临床特征回顾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增加对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趋势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0年间住院治疗的89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同期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近10年来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年住院人次、占全院年住院人次比例逐年增加,分别从2004年的1人次、0.01%上升到2013年的41人次、0.11%.8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5±12.7)岁;男女比例为1∶2.18,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最多,占43.8%(39/89);38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其中有阑尾切除术史18例,占20.2%.78例有腹痛、便意症状,74例有便血主诉.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小板水平、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9.21mg/L比61.29 mg/L,90.13 μg/L比59.39 μg/L;Z=-3.959,-4.377;P均<0.05).CT表现为病变肠段肠壁增厚.结肠镜提示病变部位集中于左半结肠及直肠,占93.88%(138/147).平均住院日为(10.59±5.97)d,复发率为3.37%(3/89);慢性病例为2.25%(2/89);无死亡病例.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近年明显增加,凡是有腹痛和(或)便血的患者均应考虑,60岁以上老年患者尤其应重视,尽早行结肠镜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 阮水良朱华丽顾小江陆其明杨志宏
- 关键词:结肠炎腹痛便血结肠镜
- 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小剂量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与单独应用匹维溴胺对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黛力新片10 mg,b.i.d.,分别于早上8点与中午12点分服,匹维溴胺片50 mg,t.i.d.。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50 mg,t.i.d.,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88.4%,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对腹痛型IB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朱华丽
- 关键词:黛力新匹维溴胺腹痛肠易激综合征
- 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价值的再评价被引量:9
- 2011年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但随着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三腔二囊管的使用越来越少。我们回顾性统计了应用SS联合PPI前、后6年的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情况,旨在重新评价目前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的应用价值。
- 阮水良陆其明杨志宏季霞吴君毕军朱华丽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质子泵抑制剂急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