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振亚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AHP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1篇动态矩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生态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能源消费结构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机构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朱振亚
  • 6篇饶良懿
  • 4篇余新晓
  • 2篇朱梦洵
  • 1篇任小波
  • 1篇周建
  • 1篇姜德文
  • 1篇孙威
  • 1篇陈丽华
  • 1篇李会杰
  • 1篇吕琨珑
  • 1篇李菲菲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初步探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重心概念及相关公式,采用分县区的土地利用、城乡人口、三大产业数据计算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城乡人口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及其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构建重心偏移的重叠性和变动的一致性公式,研究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因子重心的动态演化及耦合关系。【结果】1)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价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文化服务价值重心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而城镇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方向各具特点。2)20年来,调节服务价值、总生态服务价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距离较大,而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价值和人口重心偏移的距离相对较小。3)总服务价值重心与城镇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高,与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低。4)以2000年为界,总服务价值重心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人口重心变动的一致性有所转变。【结论】地区发展不平衡造就重心偏移的复杂性,工业化进程的异步导致社会经济重心偏移的异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错位致使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偏移错位;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未来地区生态服务价值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将进一步偏移。
朱振亚陈丽华姜德文余新晓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西安市区空气污染指数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2010-2012年西安市1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逐日的监测数据,分析空气污染指数的日、月、季度、年际、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变化,并与秦皇岛等北方城市对比,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ESDA研究污染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效应.结果表明:空气污染指数的日变化较大,PM10是西安市区的首要污染物;1月、12月污染指数较大,7月、8月较小;空气污染指数表现为4季度>1、3季度>2季度;3年来,PM10污染指数有所降低,主城区SO2、NO2污染指数降低,其他地区增加;采暖期污染指数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SO2、NO2和PM10指数分别是非采暖期的2.01~2.75、1.42 ~ 1.82和1.18 ~1.36倍;西安市区空气污染指数有弱的正空间自相关,聚集方式以高高(HH)和低低(LL)聚集为主,低高(LH)和高低(HL)聚集为辅,污染指数高低分化.污染指数均表现为中部高,北部低,南部中等.不同污染物污染指数中心的重叠表明,西安市空气质量受SO2、NO2和PM10的共同影响.
朱振亚饶良懿余新晓任小波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ESDA
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对比分析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将各种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文化的因素与冲突融为一体,形成一类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评价指标,...
朱振亚饶良懿黄河清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法
中国森林粗木质残体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长白山、小兴安岭、秦岭、武夷山、鼎湖山、哀牢山等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储量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初步结果认为:中国南、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粗木质残体储量存在差异,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海拔、林分结构、年平均降水量、自然灾害、人为干扰均是影响粗木质残体储量的因子,枯立木和倒木是中国原始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相应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吕琨珑饶良懿李菲菲李会杰朱梦洵朱振亚周建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粗木质残体储量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2002-2012年北京市四类大气污染物年日均浓度的变化;并用广义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四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年目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NO2、可吸入颗粒物和CO的年目均浓度出现阶段性的稳定态势,而SO2午日均浓度一直在下降;②影响SO2年日均浓度、NO2年日均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的最主要气象因子都是平均相对湿度;影响CO年日均浓度最主要气象因子是全年日照数;③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优因子,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是表征空气质量的最优特征。
朱振亚饶良懿余新晓孙威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
北京市空气质量及其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动态关联被引量:8
2014年
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Euclidean权距离评价2002—201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空气质量等级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动态矩阵分析法,研究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9种能源消费因子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2002、2004—200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处于Ⅲ级,2003、2008—2011年处于Ⅱ级,空气质量由劣到优的年份排序为2002、2011、2010、2006、2007、2009、2008、2005、2004、2003年,2003、2008年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09年以来有所恶化;燃料油、焦炭和煤炭是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前3位能源,天然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同种能源与不同污染物的关联程度相似;同种能源与污染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关联序基本不变,不同能源因子分别表现出"缓慢上升"、"逐渐升高"、"水平S"型和"倒U"型4种态势;燃料油与大气污染物"同增同减",大气污染物与燃料油正相关;天然气与大气污染物"此涨彼消",天然气与大气污染物负相关。
朱振亚饶良懿余新晓朱梦洵
关键词:能源消费结构
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对比分析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基地。城市将各种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文化的因素与冲突融为一体,形成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评价指标,...
朱振亚饶良懿黄河清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