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实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科技部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液压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大鼠再生肝转基因实验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液压转基因技术(HDT)应用于大鼠再生肝转基因的条件和方法。方法以2ml/s的速度将浓度为30mg/L的含目的基因的质粒注射入大鼠尾静脉,于注射前/后不同时间进行大鼠2/3肝切除(PH),于PH后不同恢复时间称量大鼠体重(g)和再生肝重(g),计算肝系数(Lc),并从Lc±Lc*0%、*5%、*10%、*15%、*20%、*25%、*30%、*35%等15组中找出最佳组,作为计算不同恢复时间再生肝最适注射质粒溶液量的校正系数(Trc);取大鼠肝右叶中部组织制备冷冻切片,在波长488nm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万个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PH后注射生理盐水和注射空质粒对肝再生的影响与对照(只进行PH)相比无显著差异。PH前液压转基因的合适时间是PH前≥12h;PH后所有时间均可进行液压转基因。PH后对肝再生大鼠进行液压转基因的转基因溶液体积为大鼠体重(g)×9%×1/3×相应的校正系数(Trc)。转入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时间和丰度既受载体影响,又受插入的目的基因影响。结论液压转基因技术亦可有效地应用于大鼠再生肝转基因研究。
- 徐存拴邢雪琨杨献光朱秋实窦磊刘帅帅李幼张富春
- 关键词:肝再生基因表达
- 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谱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转录谱,文章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分离大鼠的8种再生肝细胞,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等检测它们中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用Cluster和Treeview等软件分析上述基因在肝再生中表达模式,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分析上述细胞中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活动。结果表明,在27个发生有意义表达变化的基因中,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卵圆细胞、肝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基因数分别为13、16、11、14、13、11、12、14,相应细胞的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7、6和0,2、10和4,2、8和1,8、3和3,6、5和2,4、6和1,2、10和0,6、6和2。总的来看,肝再生中各细胞的表达下调基因占优势,但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肝星形细胞和窦内皮细胞的表达上调基因占优势。上述丝氨酸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转录谱预示丝氨酸族氨基酸的合成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的肝细胞、肝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和库普弗细胞中增强,它们的降解主要在肝再生进展阶段的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陷窝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进行。
- 常翠芳王改平朱秋实王磊张富春马纪徐存拴
- 关键词:肝再生丝氨酸半胱氨酸
- 液压转基因技术用于脂肪肝大鼠的肝脏转基因实验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液压转基因技术(HDT)应用于大鼠脂肪肝转基因的条件、方法。方法以不同速度将不同体积、浓度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pEGFP-C1一次性注射到脂肪肝大鼠尾静脉,于注射后不同时间取大鼠(各4只)各肝叶制备冷冻切片,在波长488nm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各肝叶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结果在pEGFP-C1浓度为33mg/L、注射速度为2ml/s、注射液体积为大鼠体重的8.5%条件下,注射质粒后6h,各肝叶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比例最高,其中,蒂状叶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约占18%,左叶约占14%、中叶约占12.5%、右叶约占10%,尾状叶约占8%。转基因后24h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至72h时各肝叶均难以检出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结论大鼠尾静脉液压转基因技术可用于脂肪肝大鼠的肝脏转基因研究,转基因的适宜条件为:质粒溶液浓度33mg/L,注射量占大鼠体重的8.5%,注射速度为2ml/s,观察转基因效果的适宜时间是转基因后6~24h。
- 徐存拴朱秋实邢雪琨郭学强白银辉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