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麻醉
  • 2篇腰硬联合
  • 2篇腰硬联合麻
  • 2篇腰硬联合麻醉
  • 2篇术后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手术
  • 2篇联合麻醉
  • 2篇麻醉方法
  • 1篇低血压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浆
  • 1篇血浆ET-1
  • 1篇血压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恩丹西酮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态
  • 1篇异丙酚

机构

  • 6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朱雪琴
  • 3篇陈妙仙
  • 3篇朱伟
  • 2篇高涛
  • 1篇吴祥
  • 1篇黄建平
  • 1篇赵娜
  • 1篇曹波儿
  • 1篇邓迎丰
  • 1篇高彬

传媒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麻醉恢复质量比较
2007年
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对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目前仍没有一致的观点。异丙酚已被证实比其他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优越,具有苏醒和认知功能恢复迅速的优点,而且在麻醉恢复期谵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老年病人使用异丙酚可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和意识混乱,腰麻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手术病人气道管理上喉罩比气管插管优越,
陈妙仙朱雪琴邓迎丰
关键词:老年病人麻醉方法全髋置换术认知功能恢复髋置换手术
容量预负荷对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预防效应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负荷能否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健康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n=30)。A、B组分别为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C、D组分别为单次腰麻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容量预负荷量为麻醉前10min内输注8mL/kg乳酸林格液(A、C组)或万汶(B、D组)。改良腰硬联合麻醉为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0μg,5min后硬膜外腔注入10mL0.25%布比卡因;单次腰麻为蛛网膜下腔一次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观察4组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VSA评分>3分)、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B、C、D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17%、47%和17%。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与A、D两组间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胶体液预负荷不能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
朱雪琴陈妙仙朱伟
关键词:低血压麻醉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异氟醚+盐酸恩丹西酮组(I+O组)和异氟醚组(I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三组均常规异丙酚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P组患者给予异丙酚持续泵注维持麻醉;I+O组和I组患者给予均以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I+O组缝皮时静注8mg盐酸恩丹西酮。术后24h内观察并评估PONV发生率及程度;记录需要止吐治疗的患者例数。结果术后PONV的发生率P组和I+O组低,分别为24.00%和20.00%;I组为56.00%。P组、I+O组分别与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33和6.87,P均<0.05)。结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并预防性静注欧贝均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的发生率。
朱雪琴陈妙仙高涛
关键词:恶心呕吐盐酸恩丹西酮异氟醚腹腔镜
异丙酚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时血浆ET-1、MDA及SOD变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异丙酚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流(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异丙酚组,每组8只。分别在缺血前15min(I0)及再灌流30min(R1)、2h(R2)和4h(R3)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实验结束取皮层HE染色,光镜观察,并测量神经元核截面积。结果I/R组及异丙酚组ET-1均升高,以I/R组更甚,R3时两组值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2、2.81,P均<0.05),异丙酚组与I/R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5);I/R组各点MDA较假手术组相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5、3.27、3.36,P均<0.05);异丙酚组MDA无明显变化,但与I/R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6、2.51、2.55,P均<0.05);异丙酚组SOD比假手术组降低,但与I/R组比较同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5、2.53、2.21,P均<0.05)。异丙酚组核截面积比I/R组明显增加[(189.7±19.06)μm2vs(105.63±16.21)μm2];光镜下异丙酚组皮层轻度水肿、部分尼氏体溶解消失;而I/R组皮层水肿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结论异丙酚不仅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而且还能抑制ET-1的合成和释放,阻断氧自由基和ET-1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保护脑I/R损伤。
曹波儿朱雪琴黄建平
关键词:异丙酚内皮素-1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60例,随机分为单次常用量腰麻组(腰麻组)和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组(复合组)。后者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ml+芬太尼20μg,5min后硬膜外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0ml。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术中有无疼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手术结束后行改良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后运动完全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有效镇痛时间。结果复合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比腰麻组弱,术后运动恢复时间快(P<0.01);术后有效镇痛时间两组无差异。结论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运动恢复快,是一种较合理的麻醉方法。
朱雪琴朱伟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芬太尼
认知行为干预复合分娩镇痛对初产妇抑郁状态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复合分娩镇痛对初产妇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74例产前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初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29例,采用常规自然分娩)和观察组(45例,分娩镇痛组),再将观察组分为A组(22例,给予分娩镇痛)及B组(23例,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复合分娩镇痛)。观察产程中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围产期SDS。结果宫口开全和胎儿娩出时,3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产后2~5 d SDS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复合分娩镇痛治疗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有效。
邱飞君吴祥周跃峰张连俊姚娟赵娜高涛朱伟高彬朱雪琴
关键词:抑郁初产妇认知行为干预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