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琴 作品数:8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弹透气性眼贴的制作与应用 2009年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手术部位均在口腔颌面部。在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极易流入眼中,伤害角膜,术区的彻底消毒而又不伤害眼睛成为了难题。有些患者被麻醉后双眼不能完全闭合,角膜一直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得到保护,也易造成角膜炎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我科现研制一种高弹透气性眼贴,既解决了术区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又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的眼睛,经170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张阳 李伯琴 刘娟关键词:透气性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颌面部 消毒液 角膜炎 手术部位 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糖尿病患者泪膜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7例(68只眼)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例(61只眼),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3日、1周、1个月及3个月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试验(fluorescence integral,F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与术前比较,术眼干涩等主观不适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日、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术后3日、1周、1个月术眼干涩异物感等主观不适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3日、1个月、3个月BUT、FI、SIt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日、1周、1个月,BUT、FI和SI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泪膜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此类人群为干眼的易患人群。 刘娟 李伯琴 任红 关立南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糖尿病 泪膜 干眼 1990年和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和疾病负担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中国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眼内异物发病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情况。结果: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例数为1125.35万,发病率为79.12/10000,2019年眼内异物发病数和发病率比1990年降低了12.87%和27.49%。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DALY为18.12万人年,2019年眼内异物DALY比1990年增加了6.14%。2019年发病例数、发病率和DALY最高的年龄组均为20~54岁年龄组,分别为801.26万、103.97/10000和10.25万人年。1990~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呈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1.2%(95%CI:-1.8~-0.7,P<0.05),DALY率也呈降低趋势,AAPC=-0.6%(95%CI:-2.1~0,P<0.05)。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明显高于全球及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结论: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虽然近年来呈降低趋势,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在全球范围内眼内异物负担占比仍然较大,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眼内异物的疾病负担。 刘娟 毕家瑞 王辉 李伯琴关键词:眼内异物 发病率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眼激光显微内窥镜系统的维护 被引量:1 2007年 眼激光显微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微创技术,应用于各种眼内手术,具有安全、准确、方便、微创的特点。我院于2005年5月开始,应用眼内激光内窥镜系统,克服了特殊类型(血管新生型)抗青光眼手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周边部异物取出以及泪道等手术的局限性,提高了手术的速度、精确性和安全性及手术质量。为确保用此系统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维护和保养眼激光显微内窥镜系统非常重要。我们通过21例手术的配合,对该系统的手术室管理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李伯琴 马欣 张阳关键词:眼内激光 显微内窥镜手术 抗青光眼手术 微创技术 眼内手术 视网膜手术 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被引量:1 2003年 宋丹 李伯琴 张景华关键词:护理学 游离皮瓣移植 口腔颌面部 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植入在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60眼)鼻泪管阻塞患者施行泪道探通联合球头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对10例(16眼)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患者选用引线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球头型硅胶管治疗者有效率为86.7%,引线型硅胶管治疗组有效率为7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等特点,可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任虹 李伯琴 刘娟 关立南关键词: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引流管 逆行置管 激光刀术中引燃气管导管1例 被引量:1 2006年 李伯琴 宋丹 马欣关键词:气管导管 激光刀 手术中 护理人员 多元化教学在手术室的应用 被引量:5 2006年 李伯琴 马欣 张阳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手术室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法 综合教学法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