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叔梁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计算机
  • 5篇图形学
  • 5篇计算机图形
  • 5篇计算机图形学
  • 3篇动画
  • 2篇多媒体
  • 2篇信息处理
  • 2篇图象
  • 2篇图象处理
  • 2篇计算机产生
  • 2篇仿真
  • 1篇动画系统
  • 1篇端点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运算
  • 1篇余弦
  • 1篇余弦变换
  • 1篇制图
  • 1篇人脸
  • 1篇人脸模型

机构

  • 14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李叔梁
  • 4篇吴佑寿
  • 4篇方伟
  • 1篇俞昌
  • 1篇谭耀麟
  • 1篇丁晓青
  • 1篇苏光大
  • 1篇朱维乐
  • 1篇柳朝阳
  • 1篇吴中权
  • 1篇王新成

传媒

  • 4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计算机学报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电信科学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红外研究
  • 1篇计算机世界月...
  • 1篇全国计算机图...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媒体与未来
讲述了多媒体在信息处理中和当今第五次产业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多媒体与人类的关系;目前美国多媒体的现状;今后多媒体的发展展望。
李叔梁
关键词:信息处理
计算机产生和显示植物树木的三维逼真图形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运用一种并行产生式系统,给出关于这一类景物结构特征的文法描述,较详细地研究了链语言的分枝骨架表示以及产生式规则与形态模式的关系,并提出较有效的属性算法,从而可以用计算机产生出较为逼真的植物树木三维图形。
郑卓嘉吴佑寿李叔梁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视景仿真
高性能计算机三维动画软件系统的研制
方伟李叔梁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程序系统
光栅扫描三维计算机图形的产生与显示
李叔梁秦颂
关键词:光栅扫描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制图图象处理
TS-84多功能微机图像图形处理系统
198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0520系列(或IBMPC/XT、AT)为主机的多功能微机图像图形处理系统,并较详细地叙述了本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构成和实现要点。
丁晓青苏光大谭耀麟李叔梁吴中权
关键词:图形处理系统灰度变换伪彩色软件接口接口程序
自然景物三维逼真图形的计算机产生和显示被引量:5
1989年
用计算机产生和显示逼真的三维自然景物,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广义的自适应递归细分的随机内插算法(GSIAS),这种算法既适用于清晰景物,也可推广应用于模糊景物的产生和显示,该算法简单,在方便地控制景物的总体形状特征的同时,可以产生足够复杂的纹理细节,给出真实感较强的三维自然景物图形。
郑卓嘉李叔梁吴佑寿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自然景物
脸部表情动画的实现被引量:3
1997年
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合成人的面部表情动画是人体动画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了人脸的生理结构组成和脸部表情与表情单元形变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包括局部变形箱变形、线性局部变形和密度球收缩和舒张变形在内的三种面部肌肉变形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复合多组局部变形操作的脸部表情动画的模拟算法。通过调相关整表情单元的形变因子一时间参数曲线,有效地控制了脸部表情的动画过程,从而实现了脸部表情动画。
方伟张宏武俞昌俞昌
关键词:表情动画计算机动画人脸模型
动画系统中变形技术研究
曹延华李叔梁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
三维物体红外成象的计算机仿真被引量:1
1989年
将红外光学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用于计算机视景仿真的红外成象理想化模型和相应的算法,从而用计算机模拟产生出对应于不同工作条件和三维物体的红外图象.
郑卓嘉吴佑寿李叔梁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
一个基于形态学的三维变形算法
方伟李叔梁
关键词:算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