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勇
- 作品数:57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个新的水稻内卷叶突变体的表型和遗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适度卷曲有利于改善群体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卷叶基因是培育理想株型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控制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从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的M2代中分离了一个叶片向内卷曲的突变体s1-145,该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增高,株高和育性等产量性状正常。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In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R2-34.70和R2-34.79之间物理距离为90 kb的范围内。本研究结果为该卷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对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
- 解志伟孙伟尹亮赵金凤袁守江张文会李学勇
-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 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丛矮2号矮化多分蘖表型的遗传基础被引量:3
- 2012年
- 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之一丛矮2号(cl2)具有矮化多分蘖的表型特征,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已将其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C4-CL5和C4-CL4之间。对这2个标记之间一个已报道的多分蘖基因D17/HTD1进行测序,发现cl2中的D17/HTD1基因编码区第1796个碱基由C突变为T,从而导致第599位的氨基酸由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同时对另一个来源于粳稻品种日本晴的矮化多分蘖突变体S1-40进行测序,发现D17/HTD1第3内含子3′端拼接点由AG突变为AA,导致mRNA产生2种错误的剪接形式。D17/HTD1编码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7,CCD7),参与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的合成。利用SLs的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处理cl2,其多分蘖表型得到抑制。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CD7在几乎所有植物都有同源蛋白,水稻CCD7蛋白与同属禾本科的玉米、高粱和短柄草同源性最高。Real-timeRT-PCR结果显示D17/HTD1基因在植物所有组织都有表达,尤以茎部最高。
- 王涛袁守江尹亮赵金凤万建民李学勇
- 水稻PAL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I>PAL1</I>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所述水稻<I>PAL1</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水稻PA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 李学勇淳雁赵金凤房静静袁守江
- 棉花GhLS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棉花GhLS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其基因序列如SEQID No.1或2所示,其蛋白序列如SEQ ID No.3或4所示。通过转化拟南芥las4突变体和和水稻mocl突变体,发现GhLS可以使突变体恢复分枝的表型,...
- 李学勇刘伟娜赵金凤邢进
- 水稻STD1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STD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含有该基因的突变体主要表型为极度矮化,不能结实,只能以杂合体形式保存。另外,该突变体中更多的细胞...
- 李学勇房静静李晨晨赵琳琳赵金凤袁守江
-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20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2
- 2018年
- 叶片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面积的大小影响着光能利用率和最终产量。为了研究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利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春江06,在M2代中得到1份窄叶突变体,命名为narrow leaf20(nal20)。该突变体叶片变窄、株高降低、分蘖增多、茎节间缩短、抽穗期提前。本研究重点调查了3片功能叶的形态,发现突变体叶片宽度减少了50%,叶片长度变化较小。细胞学观察表明,叶片变窄主要是由于表皮细胞数目的减少,而细胞大小变化不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具有多态性的In Del分子标记及nal20与Dular配制的F2定位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着丝粒区1.9 Mb范围内。二代测序结果表明,在该范围内有455 kb的大片段缺失。本研究结果为窄叶基因NAL20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
- 龙海馨邱海阳Muhammad UZAIR房静静赵金凤李学勇
- 关键词:水稻叶片抽穗期基因定位
- 一种水稻MIT1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MIT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在多个组织中表达,且MIT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实验证明MIT1具有抑制水稻分枝的功能...
- 李学勇刘丽华彭鹏赵金凤房静静
- 水稻HTD5基因/其突变体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HTD5基因/其突变体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所述水稻HTD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该基因的突变体htd...
- 李学勇房静静赵金凤袁守江王闵霞
- 两个水稻D2基因等位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到2个矮秆突变体s1-46和s1-96。突变体株高分别为野生型的44.7%和55.9%,且叶片直立,穗粒数减少,籽粒变短。暗处理时,野生型的中胚轴伸长,但突变体的不伸长,说明突变性状与油菜素内酯(BR)相关。外源活性BR处理后,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叶夹角均变大,根长均变短,表明突变基因与BR的生物合成相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通过与籼稻品种Dular杂交构建F2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40.9kb范围内。测序表明,该基因与参与BR生物合成的D2基因等位,其中s1-46第305位的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成亮氨酸,而s1-96第370位的甘氨酸突变成谷氨酸。
- 秦雁玲尹亮赵金凤孙伟赵庆雷袁守江朱文银郭宝太李学勇
- 关键词:水稻矮秆突变体油菜素内酯
- 两个新水稻 Dwarf18 基因强等位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分子鉴定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了s2-9和s1-146a两个矮秆突变体,其植株矮小,成熟期株高分别为日本晴的26.3%和19.2%;苗期叶片较宽,叶色深绿;穗型仍为散穗但穗长变短,粒型未发生改变。对水稻胚乳的α-淀粉酶诱导实验表明,这2个矮秆突变体与GA的信号传导途径无关,外源活性GA3对水稻幼苗株高的促进实验显示它们应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有关。利用突变体与籼稻品种Dular分别杂交构建了F2群体,精细定位表明这2个突变体的表型与水稻Dwarf18(D18)基因紧密连锁。序列分析发现这2个矮秆突变体的D18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在s2-9突变体中D18基因的内含子3'拼接点发生单碱基突变,s1-146a中D18基因编码区的单碱基突变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出现。RT-PCR结果显示,在s1-146a中D18基因表达明显增强,但在s2-9中未检测到D18基因的表达。
- 侯雷袁守江尹亮赵金凤万国峰张文会李学勇
- 关键词:水稻矮秆突变体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