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

作品数:216 被引量:6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38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冶金工程
  • 2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石灰
  • 46篇石灰石
  • 44篇炼钢
  • 40篇转炉
  • 29篇造渣
  • 25篇钒渣
  • 24篇连铸
  • 18篇转炉炼钢
  • 18篇金属
  • 14篇精炼
  • 14篇夹杂
  • 13篇金属夹杂物
  • 13篇
  • 12篇非金属夹杂
  • 12篇非金属夹杂物
  • 11篇板坯
  • 10篇熔融
  • 10篇分形
  • 8篇提钒
  • 8篇连铸板坯

机构

  • 2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7篇石家庄钢铁有...
  • 8篇首钢集团
  • 6篇日本东北大学
  • 3篇鞍山钢铁集团...
  • 3篇教育部
  • 2篇宝钢集团有限...
  • 2篇山西工程职业...
  • 2篇攀枝花钢铁集...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青岛钢铁控股...
  • 2篇秦皇岛首秦金...
  • 2篇河北钢铁集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天津市电气传...
  • 1篇攀钢集团研究...

作者

  • 215篇李宏
  • 48篇王新华
  • 36篇王万军
  • 26篇李晨晓
  • 24篇宋文臣
  • 20篇郭洛方
  • 19篇张炯明
  • 19篇冯佳
  • 14篇王耀
  • 13篇周荣章
  • 13篇李景捷
  • 12篇鲁华
  • 11篇梁玫
  • 7篇董大西
  • 7篇曲英
  • 7篇王恭亮
  • 7篇李昆
  • 7篇张大志
  • 7篇李自权
  • 7篇王艳南

传媒

  • 15篇钢铁钒钛
  • 13篇炼钢
  • 11篇中国冶金
  • 10篇钢铁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特殊钢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5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金属世界
  • 3篇冶金分析
  • 3篇物理测试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上海金属
  • 2篇冶金能源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物流技术与应...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19篇2015
  • 16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9篇2007
  • 19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炉炼钢前期石灰石分解及CO_2氧化作用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34
2011年
应用热力学方法,对转炉炼钢前期高碳低温铁水条件下石灰石分解及CO2氧化作用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CO2分压(pCO2)和高碳低温区域碳活度系数fC,%的求解方程.结果表明:石灰石中CaCO3在高碳低温的铁水面附近,其分解反应平衡温度比标准状态时低得多,随着吹炼过程中炉温上升其反应趋势增大,CO2在转炉炼钢吹炼初期与[C]、[Si]、[Mn]和Fe(l)的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其排列次序与各元素被O2氧化的反应相同;在高碳低温铁水条件下pCO2值非常小,转炉炼钢初期pCO2在0.002 2~0.000 5pΘ左右,因此可以认为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会全部参与铁水氧化反应.
李宏冯佳李永卿郭洛方宋文臣
关键词:转炉炼钢铁水石灰石二氧化碳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成规律培训教程(2)
2011年
要控制钢中夹杂物在一定水平内,决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地摸索规律,稳定操作和原料,要像绣花一样进行炼钢操作。本期刊登的培训教程第二部分,叙述了三方面的内容(根据《金属世界》2010年第6期的教程内容排序):非金属夹杂物中有形成氧硫同构化合物的条件,教程对形成的理由和类别进行了探讨;夹杂物尽管小,其中元素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可能影响到夹杂物的形态和特性,因此讨论了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组成偏析特点;对于洁净钢中存在的氮化物夹杂的形成机制,从溶解到析出以及与其他元素生成化合物的过程和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李宏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培训教程炼钢化合物氮化物
石钢60t转炉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炼钢试验被引量:28
2013年
讨论了石钢60t转炉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炼钢的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出终点温度与诸原料添加量之间的关系,证明添加石灰石可以为熔池氧化反应提供一部分氧,认为石灰石替代石灰比率增加对终渣磷分配比提高有些好处,终点钢水温度、终渣总铁量、终渣碱度是要控制的重要因素。
董大西冯佳年武李宏梁玫刘瑞宁
关键词:石灰石造渣物料平衡终渣
石灰石与石灰在高FeO渣中的溶解速度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以边长为10 mm的石灰石立方体和石灰立方体为试验样品,在1 300,1 400,1 500℃下,研究温度对石灰石和石灰在高FeO预熔渣中溶解速度的影响,同时对比了不同温度下石灰石和石灰溶解速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石灰石的溶解速度总体明显快于石灰;且温度升高,两者的溶解速度均有所增加,温度由1 300℃升高至1 400℃时,溶解速度均增加1倍左右;不同温度下,石灰石和石灰在高FeO预熔渣中的溶解约有10~30 s的"滞止期",由于石灰石溶解吸热,期间其溶解速度低于石灰;"滞止期"后,石灰石的溶解速度大于石灰。
郝赳赳鲁华李宏
关键词:石灰石石灰预熔渣
一种具有强韧性和抗热疲劳能力的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强韧性和抗热疲劳能力的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能够明显提高金属陶瓷的强韧性和抗热疲劳能力,改善其高温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该方法步骤包括S1、制备Ti(C,N)和(W,Co)...
王洪涛王家瑞李宏熊惟皓
文献传递
一种处理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本发明为处理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向含钒铁水处理得到的高温钒渣吹入纯氧或富氧、压缩空气,同时还可加入熔剂,促使渣中低价氧化钒氧化成为五氧化二钒。渣冷却、破碎后,置于一定温度和碱浓度的溶液中,并可在反应器内维持一定的氧...
李宏周荣章王万军李景捷王欣
文献传递
应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直接数值模拟研究钢中夹杂物上浮及碰撞行为
2016年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钢液中夹杂物上浮及上浮过程中的碰撞行为进行直接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寸夹杂物颗粒上浮速度的模拟结果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算法能够精确有效地对钢液中固相夹杂物颗粒运动行为进行研究.当钢液中直径为80μm的夹杂物颗粒位于直径为40μm的下方并一起上浮时,直径为80μm的夹杂物颗粒会逐渐追赶上直径为40μm的夹杂物颗粒并发生碰撞形成大尺寸凝聚体,凝聚体的上浮速度显著大于二者单独上浮时的上浮速度.对于直径为40μm的夹杂物来说,形成凝聚体后的上浮速度比单独上浮时的上浮速度增加300%.实际炼钢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夹杂物颗粒之间上浮过程中的碰撞凝聚,对于提高夹杂物颗粒的上浮速度,尤其是小尺寸夹杂上浮去除速度,提高钢液的洁净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耀于小南郭洛方李宏朱少楠
关键词:夹杂物去除上浮碰撞直接数值模拟
石灰石造渣炼钢中硅挥发现象及其控制工艺探索
本文通过工业试验和热力学分析对氧气转炉采用石灰石造渣炼钢过程中的硅挥发现象进行了研究,估算得出本次工业试验中硅挥发的比例为6.8%~41.0%,采用石灰石造渣炼钢将会使转炉渣量相比于石灰炼钢模式平均减少19.4%.硅挥发...
毛文文鲁华李晨晓李宏
关键词:BOF渣量
钢液中Al2O3夹杂物颗粒布朗碰撞聚合的三维可视化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在应用分形理论对凝聚态AlO夹杂物形貌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尺寸形貌凝聚态AlO布朗运动的控制方程。使用Matlab编程,对不同初始条件下钢液中微观区域内AlO夹杂物颗粒之间布朗碰撞聚合过程进行了可视化...
王耀李宏郭洛方
文献传递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与检测被引量:20
2008年
本文探讨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检测问题。结果表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其存在的位置受工艺条件、钢水流动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形成的颗粒在三维方向上都有成分偏析,因而平面的能谱分析结果不能确切地得出该颗粒各元素成分的平均值;现在检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手段和方法都有局限性,因此不能确切地知道一个夹杂物颗粒或簇团的立体形态,其尺寸大小只能估计;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这种不确定状态源于其形成、移动和凝聚都没有规则,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可以用近代物理学的分形理论来解释;由已检非金属夹杂物中所得到的数据判断其他未检夹杂物的状态,在方法学上属于推测,仅具有参考意义。
李宏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不确定性分形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