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99 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9篇学位论文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细胞
  • 8篇小鼠
  • 6篇英语
  • 6篇手术
  • 6篇疗效
  • 6篇结肠
  • 5篇蛋白
  • 5篇凋亡
  • 5篇增殖
  • 5篇结肠炎
  • 5篇癌细胞
  • 4篇妊娠
  • 4篇肿瘤
  • 4篇细胞增殖
  • 4篇教育
  • 4篇克隆
  • 4篇宫颈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血管

机构

  • 6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0篇沈阳医学院附...
  • 2篇沈阳市益民医...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铁岭市中心医...
  • 1篇沈阳市第一人...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沈阳市铁西区...
  • 1篇沈阳市艺术学...
  • 1篇蓟县人民医院

作者

  • 95篇李岩
  • 14篇李彤
  • 8篇娄宪芝
  • 8篇荣军
  • 8篇杨芳莉
  • 8篇吕昌龙
  • 7篇岳丹
  • 7篇翟景波
  • 7篇桑力轩
  • 7篇李胜军
  • 5篇李莹莹
  • 4篇那妍
  • 3篇夏华
  • 3篇张晓旭
  • 2篇孟晓娜
  • 2篇孟菲
  • 2篇杜悦
  • 2篇孙晓
  • 2篇孙晓莹
  • 2篇陆宇

传媒

  • 4篇中国市场
  • 3篇中国冶金工业...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免疫学会...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实用乡村医生...
  • 1篇教育探索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外HSP70-PCs通过TLR2/4/JNK1/2MAPK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目的: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现有认识,慢性肝损害刺激肝细胞过度增殖是肝细胞肝癌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
李岩
关键词: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细胞增殖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参数的测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并分析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参数,明确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昆明株小鼠经地塞米松免疫抑制10d后,取粪便涂片、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小鼠隐孢子虫卵囊。应用摄像系统采集1190个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卵囊的长径(L)、横径(W)、周长、面积和等效直径。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V11.0)分析测定各组数据,计算其卵形指数。结果1190个小鼠隐孢子虫卵囊长径均值为5.93μm,95%可信区间为3.31~8.51μm;卵囊横径的均值为4.96μm,95%可信区间为3.26~6.66μm;周长均值为18.03μm;面积的均值为16.08μm2;卵形指数(L/W)为1.19。结论利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处理系统所获得的小鼠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参数数据客观、精确,为量化及评价小鼠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奠定了基础。
邴玉艳李岩安春丽
关键词:卵囊数字图像处理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建立专门的校级保障机构、吸纳学生参与、引入外部评估主体和规范考核程序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建立专职的质量保障机构、培养质量意识、丰富质量保障主体、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澳大利亚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给予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
荣军李岩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生命早期影响因素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出生结局及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情况对人的远期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不良出生结局和婴幼儿早期发育异常是成人期慢性病发病的重要诱因。系统的探究不良出生结局和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对于促进儿...
李岩
关键词:大气污染
论英语商务信件的潜在语式
2011年
学习外文资料的过程中学习者对于体裁的结构特征和文章类型比较敏感。如果熟知某一文章体裁,将对他们理解和写作这一体裁的文章有很大帮助。商务信件的体裁及其他相关文字信息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类型文章体裁结构的潜在语式。了解其文章体裁结构的潜在语式将有助于理解和写作商务信件。
徐卉李岩
关键词:体裁
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Th17比率变化及与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Treg/Th17比率变化及与e抗原(HBe 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的34例HBe Ag阳性CHB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12周、24周、36周、48周,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肝功能、HBV DNA,Treg细胞频数、Th17细胞频数。同时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 Treg/Th17比率在第4周开始下降,至第12周达到最低值。在治疗第12周时Treg/Th17比率与HBe Ag血清学转换有显著相关性,且治疗过程中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的10例CHB患者的Treg/Th17比率与未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的24例患者的Treg/Th17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患者过程中,Treg/Th17比率呈现动态变化,12周时Treg/Th17比率与HBe Ag血清学转换密切相关,可能成为HBe 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指标。
李成伟那妍陈佳佳李岩夏华赵钰贾玲娄宪芝
关键词:TREG细胞
胃癌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表达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对DAPK1基因甲基化状态、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DAPK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DAPK1有16例表达下调,6例表达上调,基因在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465)。DAPK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APK1基因表达下降与该基因甲基化无明确相关性。
王贺玲张健李岩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
茯苓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茯苓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以5.0、10.0、20.0μmol/L的茯苓酸处理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的Hela细胞作为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与MTT实验测定不同浓度茯苓酸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茯苓酸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茯苓酸对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茯苓酸对细胞Wnt、Cyclin D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10.0、20.0μmol/L的茯苓酸均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同时诱导Hela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茯苓酸均能抑制Hela细胞Wnt、Cyclin D1与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茯苓酸能够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并促进凋亡。
杨雨李彤李岩
关键词:茯苓酸HELA细胞增殖凋亡
小鼠IL-33成熟肽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近年,白细胞介素-33 (IL-33)作为IL-1细胞因子超家族成员被发现.目前研究证明其在小鼠及人各组织内皮与上皮细胞中均有广泛表达.本研究旨在克隆小鼠IL-33 (mIL-33)成熟肽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
尉冰朱俊丰桑力轩杨芳莉孙霄云翟景波岳丹李岩张荻李胜军孙逊吕昌龙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
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肝硬化71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治疗组A患者采用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5例治疗组B患者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HCV RNA、临床表现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A患者的HCV RNA载量、肝功能指标、临床表现均较治疗组B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虽有一定不良反应出现,但给予对症处置后均可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代偿期丙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较为安全,且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那妍李岩贾玲张晓旭狄佳娄宪芝
关键词:利巴韦林多烯磷脂酰胆碱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