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提高出版行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思考
- 1999年
- 我们需要在愈益市场化的进程中完成出版从业者的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新闻出版业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国外出版业相对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为跨世纪的发展提供借鉴,切实贯彻“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方针。这里,提高企业的核心业务(即出版发行的主业)能力至为重要。 提高核心业务能力,这是遵循市场细划分原则的必然选择。它促使出版企业寻求目标读者市场,研究目标市场的细分变量,使出版社可以明确的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来推出成熟的产品。
- 李岩
- 关键词:核心业务能力出版行业新闻出版业市场运作机制出版产业
-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出版社
- 2004年
- 李岩
- 关键词:核心业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出版资源市场营销历史人物传记以客户为导向
- 推进出版业的创新发展 培育全民族的人文精神
- 2008年
- 作为内容产业,创新是出版的永恒主题。唯有创新,才能使出版不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承积累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需求的职业重任。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出版新的创新要求,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当前出版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如何创新、创新活动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如何突破创新瓶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诚邀业界人士畅谈实践经验,希望引发您的思考,更盼望诸多有识之士参与研讨,为出版创新献计献策。
- 李岩
- 关键词:民族凝聚力人文精神出版业精神文化生活胡锦涛总书记综合国力竞争
- 新知培养转深沉--国学热下中华书局的出版思路
- 当下国学热度逐渐升温,作为一家拥有96年历史的老字号出版社,中华书局又有怎样的思考和体悟呢?本文用朱熹的一句诗“新知培养转深沉”形容当下国学热的走势,中华书局切合读者需求的引领了出版热,探讨了中华书局的出版思路。
- 李岩
- 关键词:出版行业营销管理
- “出版物质量管理机制建设”研讨会发言述要(下)被引量:1
- 2007年
- 知行合一 坚持“品牌为王,声誉为先”
李岩(中华书局总编辑):
出版物质量管理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要把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作为维系出版社品牌和声誉的重要问题来考虑。
- 李岩潘正安魏运华马国仓潘国彦邵益文吴道弘郑一奇于友先
- 关键词:质量管理出版社品牌知行合一总编辑
- 在京编辑界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 2007年
- 李岩(十七大代表、中华书局总经理):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有许多创新性提法,对前景的规划十分鼓舞人心。报告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可以说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发展机遇与发展前景的把握能力。文化的力量可以坚固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的自觉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文化的内涵可以洗礼民族的灵魂,而最为重要的是文化可以为一个民族带来持久的创新能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 李岩张增顺胡守文杨德炎龚莉邹东涛周五一田京芬吴道弘李朋义陈亚明沈元勤赵立山周蔚华张金郭德征马国仓李璐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一要抓名牌 二要抓促销
- 1995年
- 在向优质高效转移过程中,始终明确选题规划与出版物发行这两个工作重点,以此来推动各个环节的工作,应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目前出版界已进入整体实力竞争阶段,而不是靠单品种选题取胜。经过这些年的整合调整,一些老牌出版社又显示出了整体运作能力强的优势,他们多年积累连续出版的大型套书系列书在订货会上尽领风骚。这表明,出版业已由单纯的追求品种数量向规模效益转化。
- 李岩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版业
- 要使书比人长寿——品牌图书及其他
- 1999年
- 1998年8月1日《文汇读书周报》上曾选登过一次“点题征文”,列出读者来稿中印象最佳的出版社的排名(按来稿提及次数多少为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上海译文、人民文学、岳麓、黑龙江人民、浙江教育、上海古籍、上海人民等,并选登了天津读者王新亚写的《最爱最“恨”是“中华”》一文,揭示了名牌出版社的品牌图书对于读者的多方面影响。文中说:“如今文史出版社林立,但‘中华’的特色和优势是别家无法代替的”。文中列举了中华版图书的三大特色:其一是权威性,其二是严谨性,其三是实用性。并认为虽然中华版图书的定价偏高,但由于品牌与特色的影响,读者对价位的敏感度并不那么明显。这些年一些出版社注重品牌经营,已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像外研社的外语工具书与教材,金盾的实用科技类书,清华的计算机图书,人大社的考研系列等。
- 李岩
- 关键词:品牌图书图书市场计算机图书常销书工具书
- 感谢何先生的支持和帮助
- 2006年
- 李岩
- 关键词:学术思想首发式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