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辣椒制品
  • 3篇基因
  • 2篇叶片
  • 2篇油菜
  • 2篇油菜叶片
  • 2篇油菜植株
  • 2篇植物
  • 2篇植株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电机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审查
  • 1篇豆豉
  • 1篇对心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饮料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3篇李帅
  • 3篇沈祥森
  • 3篇阚建全
  • 2篇倪郁
  • 2篇李勇
  • 1篇张甫生
  • 1篇宋家芯
  • 1篇郑炯
  • 1篇冯铄涵
  • 1篇刘雄
  • 1篇李加纳
  • 1篇王栋
  • 1篇赵燕

传媒

  • 2篇粮食科技与经...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饮料工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甘蓝型油菜BnKCS1-2基因及其构建的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BnKCS1‑2基因及其构建的载体和应用,本发明克隆了甘蓝型油菜蜡质合成前体物质超长链脂肪酸形成的关键酶基因BnKCS1‑2,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转入了BnKCS1‑...
倪郁李帅张双娟徐熠王艳枚靳舒荣
文献传递
香港电影分级制度及借鉴意义研究
本文在梳理香港电影检查制度发展史的基础上,对香港电影从审查制到分级制的变迁进行了考察,并结合香港电影产业与制度的关系,分析香港电影分级制的利弊。最后,从内地电影审查制度出发,对中国大陆审查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参考香港分...
李帅
关键词:电影审查
文献传递
一种心理学用旋转展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理学用旋转展示装置,包括展示支撑架、展示板、下部固定板和圆形连接杆,所述展示支撑架的中部设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的上端设有圆形连接杆,所述展示板的下端设有移动轨道,且展示板的左右两端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
王家奇蔡萍王栋李佳兵李帅
文献传递
猕猴桃果酒降酸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以猕猴桃果酒为原料,探讨了不同化学降酸物质对果酒降酸的影响。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降酸效果最优的化学降酸法:以CaCO3、K2CO3、酒石酸钾联合降酸效果最佳,3.0 g/L的CaCO3,1.2 g/L的K2CO3和4.0 g/L的酒石酸钾可使猕猴桃果酒的酸度从13.85 g/L降低到7.31 g/L,降酸率达到47.22%。此法不仅能降低果酒的酸度,而且还能保持其良好的风味口感。该实验结果可以为生产优质猕猴桃果酒提供一定依据。
赵燕任美燕李帅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降酸
一种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含量快速比色测定方法
一种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含量快速比色测定方法,首先制备碳酸钠-磷钨酸-磷钼酸显色液,然后将不同浓度梯度辣椒素甲醇溶液与之混合显色,制作标准比色板,最后将待测辣椒素溶液与碳酸钠-磷钨酸-磷钼酸显色液混合显色,通过对比标准比色板...
阚建全宋家芯张甫生郑炯刘雄李帅
文献传递
新型苦瓜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苦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以苦瓜与蔗糖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口味独特、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饮料,并重点介绍了苦瓜保健饮料的工艺流程。
李帅
关键词:苦瓜饮料生产技术
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食品的安全与营养,食品的外观、口感、滋味等方面也都是人们考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辣椒制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产品的辣度是人们选择辣椒制品的主要参...
李帅
关键词:辣椒制品快速测定方法
RDR1基因在植物防御类病毒中的作用机制
植物类病毒病害如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苹果锈果病等在我国长期存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威胁,迄今仍无有效化学药剂可用。虽然抗病育种是首选防治措施,但周期长、抗性资源少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难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近年来,RNA干...
李帅
关键词:水杨酸基因沉默防御机制
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测定传统毛霉型豆豉在不同发酵时期的苯甲酸、苯丙氨酸和β-苯丙烯酸(肉桂酸)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研究苯甲酸在传统毛霉型豆豉的发酵生产中的形成机理,揭示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在非人为添加情况下自然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制曲2d(S3)时,苯甲酸含量为2.43mg/kg,随后其含量不断增加,到后发酵215d(S14)时,达到37.23mg/kg;而苯丙氨酸含量也由原料大豆的4.89mg/100g增加到了S14(后发酵第215天)中的272.23mg/100g;中间产物β-苯丙烯酸在制曲阶段含量较高,在后发酵阶段逐渐减少,并且其在制曲阶段含量较大时苯甲酸增加趋势明显,在后发酵阶段含量较小时苯甲酸含量增加趋势不明显;同时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β-苯丙烯酸(肉桂酸)这一反应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在制曲阶段较强,在后发酵阶段逐渐减弱。在后发酵阶段人为添加β-苯丙烯酸后通过动态检测得出苯甲酸、β-苯丙烯酸含量呈现一升一降的结果。因此可以得出,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形成的机理可能为:大豆中的蛋白质首先部分水解为氨基酸,其中的苯丙氨酸在PAL的催化下转变为β-苯丙烯酸,β-苯丙烯酸在一定条件下最终氧化形成苯甲酸。
沈祥森阚建全冯铄涵李帅谢德芳曾凡玉
关键词:苯甲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解氨酶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瓶装饮用水中Cd、Cu、Pb、Fe、Zn的分析
2011年
以10种不同品牌的市售瓶装饮用水为研究对象,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其Cd、Cu、Pb、Fe、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品牌的瓶装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0种市售瓶装饮用水中的Cd、Cu、Pb、Fe、Zn 5种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标要求。
李帅沈祥森李勇
关键词:瓶装饮用水重金属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