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花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车前草穗枯病研究——Ⅲ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07年
- 车前草穂枯病是江西吉安车前草产区发生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车前草穂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毒神丹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3.2921μg/m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50值为8 316.0393μg/mL;其他4种药剂已蒜素、奥普安、代森锰锌和菌毒克的毒力介于其间,EC50值依次为7.8253μg/mL,32.9139μg/mL、140.7006μg/mL和400.4089μl/mL。
- 张超群蒋军喜李庚花向妙莲罗有强张敬军曾昭祥
- 关键词:车前草穗枯病杀菌剂毒力测定
- 莴笋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生防菌剂筛选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明确江西省南昌市郊区莴笋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出能有效防治该病害的生防菌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莴笋链格孢叶斑病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选择代表性菌株WS1作为供试菌株进行孢子悬浮液刺伤接种,再对接种发病的病斑进行病原菌再分离,以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最后对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真核生物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rDNA-ITS以及过敏原基因Alt a1分别对病原菌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使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8种常见市售生防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共分离获得23个培养性状一致的链格孢菌株,其对莴笋叶片均具有致病性。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中间灰褐色,边缘白色,菌丝体茂密呈绒状,后期正面中央颜色加深成暗青褐色,背面呈黑褐色,菌落平均生长速度10.86 mm/d。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褐色,具0~6个横隔、0~3个纵隔和0~2个斜隔,孢身大小14.60~40.09μm×6.61~14.44μm。短喙柱状或锥形,淡褐色,大小1.84~8.29μm×2.60~4.35μm。分生孢子链生于分生孢子梗上,主链一般不超过10个孢子,支链不超过5个孢子。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与文献中对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描述相吻合。测定的rDNA-ITS和Alt a1基因的序列长度分别为570 bp和472 bp,序列登录号分别为OP161641和OP185144,与GenBank中交链格孢对应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并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且支持率为99%。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将此病原菌鉴定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在室内生防菌剂筛选试验中,地衣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
- 朱启寒何剑鹏张晓阳李庚花刘冰熊桂红蒋军喜
- 关键词:病原鉴定
- 车前草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车前草白粉病 (Erysiphecichoracearum)是车前草上一种重要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车前草的病苗上越冬。次年春季在菌丝体上产生分孢子和闭囊壳中释放子囊孢子侵染车前草 ,引起发病。南昌地区车前草叶片于 4月中旬开始发病 ,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 ;穗部于 5月上旬开始发病 ,6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温度 2 0~ 2 5℃ ,晴天或多云 ,并有短时小雨 ,有利此病发生发展。温度高于 2 8℃ ,雨日多、雨量大、会抑制其扩展蔓延。氮肥施用过量 ,发病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 5 %敌力脱EC防治效果最佳 ,达 89.9% ;其次 6 0 %防霉宝WP防效 74 .3%。
- 陈须文盛传华李庚花
- 关键词:车前草白粉病
- 鸢尾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 2024年
- 2023年6月发现,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植物园种植的鸢尾普遍发生链格孢叶斑病。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对发病叶片进行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共获得24株链格孢,在人工接种试验中均具有致病性;选择3株代表性菌株JXYW1、JXYW2、JXYW3进行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观察及多基因(rDNA-ITS、EF-1、GAPDH、Altα1)序列分析,这3株菌株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相同,符合文献中对鸢尾生链格孢Alternaria iridicola的描述,3株菌株间rDNA-ITS、EF-1、GAPDH、Altα1基因序列也完全相同,与GenBank中鸢尾生链格孢对应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100%,在多基因系统发育树上与鸢尾生链格孢菌株YZU聚于同一个分支。据此,将江西农业大学植物园内鸢尾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鸢尾生链格孢。
- 杜磊袁信恩程淑媛凌长有刘冰李庚花蒋军喜熊桂红
- 关键词:病原鉴定致病性测定
- 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明确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对江西省部分档案馆纸质档案调查抽样并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分离鉴定出曲霉属、枝孢霉属、青霉属等8个属20个种,并对每个菌属的分离培养菌丝体形态作了介绍。研究结果对纸质档案霉菌的分布、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庚花宋水琳李小珍蒋军喜曹冰凌
- 关键词:纸质档案病原菌鉴定
- 大叶黄杨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3
- 1998年
- 李庚花陈须文
- 关键词:大叶黄杨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抑菌试验敌力脱甲基托布津
- 全文增补中
- 江西南方板栗炭疽病菌侵染动态的研究
- 2000年
- 江西板栗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Sacc .)于初花末期开始侵染雌花柱头 ,侵染高峰在盛花初期。病菌经柱头侵入后 ,首先定殖于花柱 ,然后在花柱中潜伏或进一步蔓延至子房。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已展开叶片、托叶、枝梢皮层、花器 (雄花序、雄蕊、花柱 )、幼果、幼嫩总苞的针刺及坚果 (果皮和涩皮 )普遍潜伏带菌 。
- 王卫芳肖建辉李庚花何木根杨朝明
- 关键词:炭疽病板栗
- 车前草穗枯病研究——Ⅰ.症状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9
- 2005年
- 对车前草穗枯病症状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车前草穗枯病主要为害穗部,也为害穗轴和叶片.穗部主要表现为顶端变黑腐烂,后引起全穗枯死;叶片出现圆形、直径1~2 cm大型病斑,病斑中央灰绿色,边缘暗绿色,病叶易发生焦枯;穗轴、叶柄产生椭圆形或梭形大斑,病斑呈暗绿色或灰白色.病部易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病菌鉴定按柯赫氏法则进行.在成功完成病菌分离、回接及再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对病菌的形态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车前草穗枯病病原菌为一种壳梭孢属真菌(Fusicoccum sp.).
- 李庚花张敬军蒋军喜曾昭祥向妙莲曾水根陈玉兰
- 关键词:车前草穗枯病症状病原菌
- 野生车前草抗穗枯病种质资源鉴定被引量:3
- 2012年
- 为发掘和利用野生车前草抗穗枯病种质资源,本文采用车前草穗枯病菌(Diaporthe angelicae)强致病力菌株进行挑战接种,对从江西7县多点采集的175份野生车前草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有2、5、71和97份种质分别表现为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可见野生车前草种质普遍对穗枯病不抗病。2份高抗穗枯病野生车前草种质的成功筛选为车前草抗穗枯病品种的传统和分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刘鹏凯涂怀妹崔朝宇蒋军喜刘冰向妙莲李庚花
- 关键词: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 2株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株生物学性状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来自于南京和广州地区的2株辣椒疫霉菌株NN和HN进行生长速率、孢子囊形态、药剂敏感性和菌体蛋白质分析,研究其生物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NN菌株和HN菌株在PDA、胡萝卜、玉米粉、番茄汁、大豆、10%V8等6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率不同,NN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HN菌株;2个菌株在PDA上形成的菌落存在显著性差异,NN菌株菌落气生菌丝多,而HN菌株菌落表面光滑;2菌株在10%V8培养液中培养后经无菌水诱发产生孢子囊,它们的孢子囊形态存在一定差异,NN菌株孢子囊形态多样,多达6种,以梨形和椭圆形为主,HN菌株多以椭圆形为主;供试的甲霜灵、霜脲锰锌、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霜霉威、百菌清等6种药剂对2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霜灵对2个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大,2个菌株对各种药剂的适应性在低浓度差异大多表现为不显著,但在高浓度差异显著;对这2株菌株的菌体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结果显示,2个菌株菌体蛋白的相似率达85%,存在3个菌体蛋白的差异。
- 肖爱萍游春平李庚花刘文强黄少君
- 关键词:辣椒疫霉生物学特性适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