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其

作品数:306 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专利
  • 1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17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1篇药物
  • 52篇化合物
  • 42篇抗抑郁
  • 41篇活性
  • 40篇抑郁
  • 28篇肿瘤
  • 28篇抗肿瘤
  • 27篇制剂
  • 26篇衍生物
  • 25篇游离碱
  • 24篇靶点
  • 23篇哌啶
  • 21篇抑制剂
  • 20篇毒性
  • 20篇抑郁症
  • 19篇中间体
  • 19篇哌嗪
  • 19篇间体
  • 17篇肿瘤药
  • 16篇多靶点

机构

  • 296篇上海医药工业...
  • 21篇江苏恩华药业...
  • 20篇上海工程技术...
  • 14篇复旦大学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石家庄制药集...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山西振东泰盛...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现代制药...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上海现代哈森...

作者

  • 300篇李建其
  • 47篇王冠
  • 34篇黄丽瑛
  • 28篇翁志洁
  • 27篇张庆伟
  • 22篇金华
  • 17篇郑永勇
  • 17篇刘育
  • 17篇黄雷
  • 15篇黄道伟
  • 12篇张飞龙
  • 12篇张子学
  • 12篇董文心
  • 10篇解鹏
  • 10篇张椿年
  • 10篇周斌
  • 9篇王佳静
  • 8篇王伟
  • 7篇叶雪雁
  • 7篇郭琳

传媒

  • 49篇中国医药工业...
  • 43篇中国药物化学...
  • 10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有机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全国药物化学...
  • 1篇第九届中国神...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4
  • 13篇2023
  • 30篇2022
  • 17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20篇2018
  • 16篇2017
  • 22篇2016
  • 23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20篇2012
  • 25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3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苯那嗪有关物质的合成及结构确证
2021年
目的依据丁苯那嗪的合成路线及结构特征,合成丁苯那嗪的有关物质并进行结构确证,提高对丁苯那嗪的质量控制。方法以5-甲基-2-己酮为起始物料,经曼尼希反应合成1-(二甲基氨基)-6-甲基-3-庚酮(A);以A为原料,经成盐反应合成N,N,N,6-四甲基-3-氧庚烷-1-碘化铵(B);以B为原料,与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反应,得到1-异丁基-9,10-二甲氧基-1,3,4,6,7,11b-六氢吡啶并[2,1-α]异喹啉-2-酮(C);以2-庚酮为原料,经曼尼希反应、成盐、关环后合成3-丁基-9,10-二甲氧基-1,3,4,6,7,11b-六氢-吡啶并[2,1-α]异喹啉-2-酮(D);以丁苯那嗪为原料,经氧化降解生成1-羟基-3-异丁基-9,10-二甲氧基-1,3,4,6,7,11b-六氢-2H-吡啶基[2,1-α]异喹啉-2-酮(E);以丁苯那嗪为原料,经碱降解生成3-异丁基-9,10-二甲氧基-3,4,6,7-四氢-2H-苯并[α]喹啉-2-酮(F);以丁苯那嗪为原料,经酸降解生成(3R,11bS)/(3S,11bR)-9,10-二甲氧基-3-(2-甲基丙基)-1,3,4,6,7,11b-六氢苯并[α]喹啉-2-酮(G)。结果与结论合成了7种丁苯那嗪有关物质,其结构均经LC-MS、1H-NMR谱确证,化学纯度均大于94%。
李国靖宋霜马纯鑫金宇贾敬全李建其刘育
关键词:曼尼希反应亨廷顿舞蹈病
N-(氨基吡啶)苯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被引量:5
2009年
为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前期研究发现活性结构A和B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N-(2-氨基-4-吡啶)苯甲酰胺类(A类)化合物和N-(2-氨基-3-吡啶)苯甲酰胺类(B类)化合物各16个。32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及HR-MS分析确证。体外抑HDACs活性研究表明,除Ⅴ-20、Ⅴ-21外,其余30个化合物在200μmol·L-1下均表现出一定的抑酶活性。对各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增殖作用研究表明,化合物Ⅴ-30、Ⅴ-31、Ⅴ-32对Hut78、Jurkat E6-1、A549、K562及MDA-MB-435s5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冯娟李建其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抗肿瘤活性
氘代丁苯那嗪合成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21年
盐酸多巴胺、三乙胺和甲酸乙酯反应得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甲酰胺(9)。9和三氯氧磷在乙酸乙酯中脱水形成6,7-二羟基-3,4-二氢异喹啉(11)。11和三苯基膦、氘代甲醇、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6,7-二(甲氧基-d_(3))-3,4-二氢异喹啉(6),此步骤通过采用氯化锌和调节后处理时反应体系的pH值可革除柱色谱纯化。6和(2-乙酰基-4-甲基戊基)三甲基碘化铵(7)在碳酸钾作用下反应得氘代丁苯那嗪(1)粗品,再经甲醇重结晶即可得纯品,总收率约49%,纯度99.6%。优化后的工艺简便,无需柱色谱纯化。
李国靖马潇贾萌李建其李建其
关键词:亨廷顿病迟发性运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
用于制备派西尼布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派西尼布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用原料及试剂廉价易得,成功规避了超低温反应及腐蚀性的三氟乙酸,对设备要求低,利于节能减排,派西尼布及相关中间体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后处理及纯化方便,无需...
李建其陈东升苏晓静刘烽宇钱浩
文献传递
含磺酰苯胺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磺酰苯胺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具有多靶点抑制活性,对c‑Met、VEGFR‑2、EGFR同时具有良好的多靶点抑制活性(nM级别),在有效抑制多株肿瘤细胞的同时,对...
李建其张庆伟陆冰榴曾景
抗抑郁化合物SIPI5838和环糊精分子非共价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报道了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溶解度实验,研究一种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化合物SIPI5838与α-环糊精(CD)和β-环糊精(CD)分子生成的非共价复合物.质谱测量结果表明,在溶液中,SIPI5838分子可以与环糊精分子之间生成非共价复合物,且两者之间的配比关系为1∶1.这些非共价复合物的形成可以显著地提高这种抗抑郁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使得它作为高效的口服或注射药物成为可能.另外,还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溶解度实验对液相中非共价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辅助研究,这些结果均显示了非共价复合物的生成.根据溶解度实验结果,计算了SIPI5838和两种环糊精分子在液相中的生成常数,它们分别为SIPI5838-β-环糊精:1.83×103mol-1·L,SIPI5838-α-环糊精:3.15×101mol-1·L.两种非共价复合物的稳定程度为β-环糊精-SIPI5838>α-环糊精-SIPI5838.
潘婷婷储艳秋周鸣飞丁传凡吕娜翁志洁李建其
关键词:环糊精抗抑郁非共价复合物溶解度
芳烷基-4-哌啶醇衍生物的合成及非阿片类镇痛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中枢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多胺调节位点为靶点,设计合成芳烷基-4-哌啶醇类全新化合物并研究它们的镇痛活性。以Boc保护的4-哌啶酮或相应取代的4-哌啶酮为原料,在CeCl3/NaI体系的催化下,与相应的α-卤代芳酮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等步骤共制备3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结构。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试验及阿片受体结合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8、13、22在两种镇痛模型上均显示很强的镇痛活性,与阿片μ、δ、κ受体无明显亲和力,具有作为非阿片类镇痛新药开发的潜在价值。
王冠张桂森郭琳陈洁李建其
吡仑帕奈中残留溶剂的GC-FID法测定
2023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吡仑帕奈原料药中的5种残留溶剂四氢呋喃、乙醇、乙腈、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及有关物质1,3-丙二醇。使用DB-WAX型色谱柱,采用直接进样,以二甲基亚砜为空白溶剂,程序升温。结果显示,上述5种有机溶剂及1,3-丙二醇回收率均在97.65%~112.88%,RSD均小于5.0%。在线性试验中,各分析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唐璐刘旭岩王维维王炜倪峰李建其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残留溶剂
酰胺类化合物及该化合物制备富马酸沃诺拉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该化合物制备富马酸沃诺拉赞的方法,酰胺类化合物所述式(5)所示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富马酸沃诺拉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反应中避免使用二异丁基氢化铝,钌催化剂,雷尼镍等昂贵试剂,降低制备成本。使...
李建其刘育余倩盈姚凯陈华
文献传递
芳烷哌啶类衍生物及其在多靶点抗抑郁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烷哌啶类衍生物及其在多靶点抗抑郁症中的应用,所述的芳烷哌啶类衍生物,具有SSRI/5‑HT<Sub>1A</Sub>/5‑HT<Sub>7</Sub>三靶点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化合物,动物体内外试验表明,本...
李建其谷正松张庆伟马志龙张子学郭政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