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广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免疫
  • 2篇肿瘤免疫
  • 2篇肿瘤免疫反应
  • 2篇细胞
  • 2篇免疫反应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免疫
  • 2篇抗肿瘤免疫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源性
  • 1篇增殖
  • 1篇受体
  • 1篇死因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排斥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志广
  • 2篇刘树柏
  • 2篇蒋静
  • 2篇秦志海
  • 2篇赵学强
  • 1篇张金华
  • 1篇肖明杰
  • 1篇陆宇
  • 1篇李冰
  • 1篇张齐翔
  • 1篇张香月
  • 1篇吴琼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肿瘤发生受免疫监视么?
2005年
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胸腺来源的T淋巴细胞是否能够识别并特异地清除体内随机出现的恶变细胞,对肿瘤的发生行使“免疫监视”,长期以来一直是免疫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敲除小鼠的问世,人们发现T淋巴细胞及其产物γ-干扰素等的缺陷可以导致机体对化学致癌物甲基胆蒽(methylcholanthrene,MCA)的敏感性增强.这使一度受到冷漠的肿瘤免疫监视理论再度“复兴”,并孕育出肿瘤的“免疫编辑”假说.然而,亦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在甲基胆蒽致癌过程中,机体反应的靶子很可能是异物甲基胆蒽而不是肿瘤细胞,要证明肿瘤免疫监视理论,尚缺乏新的证据.
张香月李志广秦志海
关键词:肿瘤免疫监视
抑制血管新生是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
秦志海李志广张齐翔张金华赵学强蒋静陆宇刘树柏肖明杰吴琼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运用免疫学疗法治疗对传统放化疗产生抗性的肿瘤病人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1)。阐明肿瘤排斥的免疫学基础,是寻找更为有效的肿瘤疗法的基础与前提,具有重要意义(2,3)。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免疫介导...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免疫排斥免疫疗法免疫介导肿瘤坏死因子
内源性白细胞介素4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活性而促进肿瘤生长
已有众多临床证据显示,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肿瘤环境中比正常生理条件下有明显升高,并且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细胞上比正常细胞要高。但在肿瘤发展过程中,IL-4到底起何种作用及如何起作用...
李志广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受体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增殖
抑制血管新生是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机制
赵学强李志广刘树柏蒋静李冰
申请人在抗肿瘤免疫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直接杀伤是机体抑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方式这一传统概念提出异议,首次证实无论是CD4+还是CD8+的T细胞抗肿瘤的一个重要机制均是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使肿瘤组织失去血液供给而...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免疫血管新生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