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娟

作品数:4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哲学
  • 9篇启蒙
  • 4篇政治
  • 4篇声学
  • 4篇声学材料
  • 4篇石油基
  • 4篇资本论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4篇《资本论》
  • 3篇学术
  • 3篇文明
  • 2篇弹簧
  • 2篇当代中国马克...
  • 2篇电磁线圈
  • 2篇多孔
  • 2篇多孔材料
  • 2篇多元醇
  • 2篇学术体系
  • 2篇永磁
  • 2篇永磁体

机构

  • 40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0篇李慧娟
  • 7篇陈书明
  • 5篇张章
  • 3篇白宇

传媒

  • 4篇学习与探索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新长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平原大学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语的革命”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
2022年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中,理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阶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凸显了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的“术语的革命”,每一种“术语的革命”都包含着新见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李慧娟
关键词:学术体系教科书改革
历史和个人的双重构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2010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非历史性和施蒂纳的"唯一者"概念展开了批判,在这一批判当中,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了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概念和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概念,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
李慧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卢梭和马克思:超越启蒙的两条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启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思潮,在启蒙的视域中考量卢梭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能够彰显两者在思想上的承继关系,并凸显他们对于启蒙超越的不同维度。卢梭和马克思都对启蒙精神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了对于启蒙的超越:卢梭在政治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批判,提倡公意,追求良知、道德自由;马克思则在经济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超越,把启蒙问题转化为了"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问题,并在对于资本逻辑的批判中塑造了一种新的启蒙精神。
李慧娟
关键词:启蒙异化卢梭
全球化时代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
2012年8月3日至4日,由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党校、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李慧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境遇
论哲学的理论想象——以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批判的理论想象、概念的理论想象和文明的理论想象是哲学的理论想象的三重内涵。孙正聿教授以他的《哲学通论》,向我们展现了哲学想象的一种可能性。批判的理论想象主要表现为以"思想的前提批判"实现的对于哲学存在方式的构建,概念的理论想象主要表现为以赋予世界观、本体和表征等概念新的内涵实现的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研究范式的形成,文明的理论想象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前提实现的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
李慧娟
关键词:《哲学通论》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变革的“双重逻辑”——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被引量:1
2022年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变革历程,也是其探索共产主义并实现方法论转变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重要的地位。青年马克思的实践观变革,集中体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中,因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双重逻辑:批判现有形式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消除私有财产内在矛盾”的共产主义,这是实践观变革的叙事逻辑;以对象性活动为解释原则的“类生活”的现实化,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蕴含的青年马克思实践观变革的底层逻辑,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呈现的作为革命的共产主义这一实践观变革的叙事逻辑的方法论前提。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文本叙事到方法论变革的探讨中,我们对青年马克思实践观变革的理解逐步清晰。
刘诤李慧娟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现实化
超越启蒙
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中,特别是在马克思哲学思想来源的研究中,德国古典哲学一向得到了高度关注,然而,启蒙思想特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忽视了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来源中的...
李慧娟
关键词:启蒙哲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现代性文明的三重困境
2021年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指认为现代性难题,从而规定了理解现代性问题的框架。从这一逻辑框架出发,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关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探索可以视为以“自然自由制度”方案解决现代性难题的尝试,表征了现代社会“特殊性即普遍性”;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展开了批判,其中,“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表征的是现代社会“特殊的普遍性”困境,“文化工业”表征的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特殊性”困境。
李慧娟
关键词:逻辑框架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对启蒙思想的超越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二者关系的探讨,可以发现面对同样的启蒙哲学的遗产和时代问题,马克思选择了和其同时代的哲学家不同的哲学道路,即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早期马克思对启蒙思想的超越可归结为: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即从理性自由到人的自由自觉;对政治自由的超越即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对作为理性表征形式的哲学的超越。
李慧娟
关键词:启蒙
基于鲸鱼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的步长和阶数选取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鲸鱼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的步长和阶数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鲸鱼算法的参数初始化设置;二、鲸鱼算法的种群随机初始化;三、通过鲸鱼算法选取的参数和阶数运行主动噪声控制算法,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四、...
陈书明李慧娟张章蔡燿宇曾磊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