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芸

作品数:35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篇血清
  • 4篇细胞
  • 4篇甲状腺
  • 3篇蛋白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肿瘤
  • 3篇健康成年人
  • 3篇肝炎
  • 3篇不育
  • 3篇不育症
  • 3篇不育症患者
  • 3篇成年人
  • 2篇代谢
  • 2篇血清甲状腺激...
  • 2篇阳性
  • 2篇乙肝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糖尿

机构

  • 18篇中南大学
  • 18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海南妇产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省第二人...

作者

  • 34篇李春芸
  • 6篇魏小斌
  • 6篇钟文洲
  • 5篇陈夏明
  • 4篇白志明
  • 4篇姚敏
  • 3篇唐爱国
  • 3篇潘在兴
  • 3篇蔡枫
  • 3篇陈寒超
  • 3篇谢斌
  • 2篇吴翔
  • 2篇黄猛
  • 2篇王永卿
  • 2篇岳春迪
  • 2篇刘振湘
  • 2篇欧武英
  • 2篇王宇静
  • 1篇符芳玲
  • 1篇陈扬

传媒

  • 6篇海南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参考区间的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参考区间。方法根据C28-A3文件的要求,随机抽取3 500例海南地区健康体检成年男性。按年龄分为6组,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调查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T-PSA和F-PSA的参考区间,分析T-PSA、F-PSA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海南地区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差异。结果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T-PSA 18~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28~2.65)ng/m L、(0.31~6.62)ng/m L、(0.16~8.22)ng/m L;血清F-PSA分别为(0.11~0.64)ng/m L、(0.10~1.31)ng/m L、(0.06~1.76)ng/m L。血清T-PSA和F-PSA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212,P<0.001)、(r=0.106,P<0.001)。结论本课题建立了海南地区健康男性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和F-PSA的参考区间,并确定了两者与国内外一些地区参考区间存在差异。
李春芸莫安妮陈春燕
海口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建立海口地区18-60 岁健康成年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28...
潘在兴李春芸陈夏明
碘营养结合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效果及其妊娠结局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碘营养结合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15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碘营养,观察组75例采用碘营养结合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孕32周观察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9.80±2.63 pmol/L)高于对照组(8.10±2.49 pmol/L),促甲状腺激素(1.50±0.51 mIU/L)低于对照组(2.01±0.49 mIU/L),24h收缩压(11.05±1.24 mmHg)、24h舒张压(6.24±1.15 mmHg)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13.46±1.36 mmHg、7.36±1.20 mmHg),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3.3%)(均P<0.05)。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观察组(1.3%)与对照组(4.0%)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能耐受,观察组1例(1.3%)发生心悸不适,经降低替代剂量后症状恢复,后逐渐增加靶剂量无不适感;对照组未出现心悸不适感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碘营养结合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改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王红梅谢斌陈寒超关虹李春芸
关键词:碘营养甲状腺功能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ELISA和TPPA及RPR试剂对60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6.67%,TPPA法阳性率98.33%,RPR法66.67%。结论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黄宏鑑蒋翡翎李春芸陆玉珠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诊断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计数体液细胞的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IRIS IQ2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计数体液中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的性能。方法:选取150例患者的150份胸水、腹水及脑脊液体液标本,采用IRISIQ2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体液WBC和RBC计数,并与牛鲍氏手工计数法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估IRIS IQ2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计数体液WBC和RBC检出下限、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性能指标及相关性,评价IRIS IQ200型分析仪计数体液WBC和RBC的应用价值。结果:IRIS IQ2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计数体液WBC和RBC空白实验为0;变异系数均<10%;携带污染率中WBC为0.03%,RBC为0,与手工计数法之间均呈高度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43,r=0.982;P<0.05)。结论:IRIS IQ2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计数体液WBC和RBC具有检出下限低,精密度高,携带污染率低,与手工计数法相关性高的特点,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体液WBC和RBC计数。
李春芸陈春燕陈彬
关键词:体液细胞计数
兰索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兰索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究兰索拉唑对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患者74例,其中37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患者为对照组;3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2组均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患者糜烂性胃炎愈合率、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IL-4值较对照组高,IFN-γ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L-4,IFN-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4较对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糜烂性胃炎症状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对糜烂性胃炎有疗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能够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能够改善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平衡Th1/Th2细胞免疫应答。
钟文洲陈正义黄晓曦李春芸邹晓平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兰索拉唑
中性溯胞弹性蛋白酶(NE)在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中的作用。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100份浆膜腔积液中的NE。其中50份为渗出液,50份为漏出液(经传统显微镜法,化学方法及结合临床判断)。结果92%渗出液NE浓度值均大于290ng/ml;96%漏出液NE浓度值均小于290ng/ml。渗出液NE显著高于漏出液(P<0.05)。结论NE在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中有重要意义。
李春芸魏小斌符芳玲黄宏鉴
关键词:渗出液漏出液
十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昼夜胃内p H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中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昼夜胃内p H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28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连续治疗10 d;观察组给予10 d序贯疗法(前5天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5天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评定,对比疗效和Hp清除率;进行两组昼夜胃内p H值变化情况监测。结果治疗4周后评价,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 4%,对照组为87. 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周后检测,Hp根除率观察组达100. 0%,对照组仅90. 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在24 h、进餐时、餐后2 h与夜间的胃内p H值两组治疗后都显著低于同时点治疗前(P均<0. 05),观察组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期间,恶心、腹泻、头晕、纳差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观察组为7. 8%,对照组为10. 9%,二者相当(P> 0. 05)。结论相对于标准三联疗法,10 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能促进昼夜胃内p H值的降低,提高Hp根治率与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钟文洲林松挺李春芸
关键词: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到2018年1月,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拉夫米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2个月,记录2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8.0%和94.0%,对照组为85.7%和72.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ALT、AST与TBiL水平都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_3、CD^+_4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_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应用能提高HBV-DNA和HbeAg阴转率,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钟文洲李春芸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表面抗原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功能
不同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错配修复蛋白(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将11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55),结直肠癌组(n=58),所有患者均切除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MS2、P53阳性表达率。分析PMS2、P53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直肠腺瘤组相比,结直肠癌组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5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预后负相关,P53与预后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PMS2、P53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随访3年,54例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1.48%(44/54),PMS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PMS2阴性表达患者(χ^(2)=6.965,P=20.011),P5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P53阴性表达患者(χ^(2)=5.429,P=20.020)。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S2阳性表达率较低,P53阳性表达率较高,PMS2、P53与患者预后相关,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吴翔李春芸岳春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蛋白P53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