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星 作品数:47 被引量:13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矿业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环境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为推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利用PSR模型构建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利用LMDI模型分析驱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显示:2012—2021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环... 庞博 傅尧 李晓星 狄雅肖 刘菁钧 张歌 文玉成 王丽芳 刘亮关键词: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水环境 强热压处理结合液膜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矸石中再利用铅含量 2024年 本研究利用强热压处理、液膜富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定煤矸石中可再利用铅含量。通过强热压处理,提高了铅的释放效率和样品的溶解性。采用HF∶HNO_(3)∶HClO_(4)混酸体系液膜富集处理下的ICP-MS方法测定煤矸石中再利用铅含量,采用^(208)Pb同位素并使用内标校正方法消除基体效应、物理效应和仪器漂移等干扰。通过分析4种代表性土壤标准样品和铅同位素标准物质进行方法准确性验证。在0.05~100 ng/mL浓度范围内,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均小于0.021 ng/mL。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一致。本方法浓度对数偏差(△lg C)范围为0.30%~3.66%,相对标准偏差(RSDs)范围为0.11%~1.7%,加标回收率在98.6%~101.1%范围内。强热压处理结合液膜富集-ICP-MS技术可用于测定煤矸石中的铅含量,为煤矸石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歌 文玉成 狄雅肖 庞博 王丽芳 刘菁钧 李晓星 刘亮 傅尧关键词:煤矸石 再利用 太行山区蓝水绿水沿垂直带演变规律及其归因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以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水源地,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模拟了1980-2000年间山区的水循环过程,总结了蓝水(径流性水资源)和绿水的年际及随高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区分了研究区气候波动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蓝水与绿水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太行山两侧的蓝绿水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海河片区蓝水呈增长趋势,绿水呈下降趋势;黄河片区蓝水呈减少趋势,绿水呈增长趋势。(2)太行山区蓝水资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波动。(3)土地利用/覆盖的改变是太行山区绿水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植被增多可增加绿水资源的利用,但同时将明显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蓝水资源量。因此,山区国土资源开发与空间优化须重点考虑蓝水和绿水的合理调控。 杜军凯 贾仰文 郝春沣 李晓星 仇亚琴 牛存稳关键词:绿水 归因分析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时空演化特征 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数据,利用结构熵权法改进数字经济测度模型,运用ARDL-ECM、 Granger因果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长短期影响、因果关系。结果显示:1、 2011至2019年碳排... 庞博 傅尧 李晓星 张歌关键词:数字经济 黄河流域 碳排放 ARDL-ECM 探讨“双碳”目标下利用感图像数据监管推进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2023年 在双碳目标下,依据SPOT-4图像(2004年)、Rapideye图像(2010年)及GF-1图像(2020年)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结合现场踏勘调查,对陕北沙漠风积区典型井工开采煤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累积进行对比,探讨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狄雅肖 李晓星 张歌 傅尧关键词:遥感数据 绿色低碳发展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损失很少原始信息的前提下将影响地表水质的多个因子简化为几个综合因子,但无法对综合水质情况进行描述;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描述出地表水质的综合评价等级,但评价因子多为人为选取,存在较强的主观性。鉴于此,以嘉陵江水质现状评价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影响各断面水质的关键因子,将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的地表水水质耦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分析因子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李晓星 杜军凯 傅尧 王琛关键词:主成分 地表水 水质 基于智能识别系统进行筛分轴动态调节的煤矸石筛分机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识别系统进行筛分轴动态调节的煤矸石筛分机,包括架体、辊轴组件和丝杠。架体具有两条,相互对称设置,两条架体中间适于安装辊轴组件,煤料适于在被筛分时从架体的起始端向架体的末尾端流动;辊轴组件具有多组,多组... 狄雅肖 王丽芳 张歌 傅尧 李晓星 刘箐钧 庞博 刘亮 文玉成22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预测 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22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首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提出的电磁影响预测模型进行参数率定、验证。运用验证后的预测模型,以220 kV东枣线为例,对其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20 kV东枣线距离线路中心越远,其电磁环境影响越小;(2)220 kV输电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6.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范围;在经过居民区时,将边导线外5 m以内区域设置为电磁环境影响安全防护距离。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减缓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李晓星 杜军凯 傅尧 王冰 何俊关键词:输电线路 电磁 基于结构熵权-模糊的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模型构建 建立健全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环境影响后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PSR框架下的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方法入手,构建了结构熵权-模糊的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 李晓星 傅尧 赵胜利关键词:煤炭 后评价 基于GIS的克里金法对二维水质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天然河道水体污染在二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提高二维水质模型的使用效率,以绵远河某排污口为例,选取BOD作为预测因子并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研究。针对传统二维水质模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GIS技术及数据库方法,将克里金法与传统二维水质模型相耦合,充分考虑了空间因素对预测值的影响,提出了二维修正模型,建立了水体污染预测系统。结果表明,与传统二维水质模型相比,二维修正模型更符合连续水体特征,适用性更强,对水环境污染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杜军凯 李晓星 黄晓荣 敖天其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二维水质模型 生物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