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涛

作品数:51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介入
  • 11篇造影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9篇数字减影
  • 8篇血管造影
  • 8篇输卵管
  • 8篇栓塞
  • 6篇肿瘤
  • 6篇不孕
  • 6篇不孕症
  • 5篇动脉栓塞
  • 5篇输卵管阻塞
  • 5篇数字减影血管...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减影血管造影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肝癌
  • 4篇出血

机构

  • 35篇三峡大学第一...
  • 5篇三峡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9篇李海涛
  • 24篇张晓磷
  • 12篇王俊
  • 10篇赵云云
  • 10篇付志刚
  • 7篇韩强
  • 6篇谭一清
  • 5篇戴洪修
  • 5篇余成新
  • 5篇鲁际
  • 4篇田书梅
  • 4篇鲁玲
  • 4篇张志刚
  • 3篇刘卫红
  • 3篇周建雄
  • 3篇肖治明
  • 2篇张磊
  • 2篇亓小虎
  • 2篇谭光喜
  • 2篇叶婧

传媒

  • 5篇当代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巴楚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肝脏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2009(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新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众所周知,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单核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这些单核细胞可分化形成具有独特表型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TAM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过程,其中,向肿瘤组织的转移是肿瘤恶性发展的关键步骤。本文将TAMs在肿瘤微环境形成中发挥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TAMs可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提供一个有利的微环境;同时,临床病理实验表明,TAMs在肿瘤内的累积与较差的临床疗效相关。最后,本文讨论了靶向TAMs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间接癌症治疗新方法的可行性。
李海涛谭超田书梅张晓磷赵云云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肿瘤转移肿瘤干细胞
不同干预方法对输卵管通而不畅者186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输卵管通而不畅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0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通而不畅186例患者。根据患者同意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非介入治疗组)78例,干预方法包括通水、灌肠、中药、理疗、腹腔镜等;B组(选择性输卵管插管疏通治疗组)10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受孕率及6个月后复查输卵管堵塞情况。逐一记录追踪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6个月后A组受孕10例,受孕率12.82%,未孕者6个月复查造影28例48条输卵管不同程度堵塞,堵塞率31.58%;B组6个月后受孕63例,受孕率58.33%,未孕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1例1条输卵管间质部堵塞,堵塞率0.47%。两组比较,受孕率及堵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输卵管通而不畅者需积极干预,合理治疗。
谭一清王亚瑟戴洪修李海涛邓奕熊丽琴
关键词:输卵管梗阻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
丹参及臭氧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的协同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与臭氧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的协同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输卵管阻塞行介入再通术24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疏通成功后灌注不同的药物,对照研究,复查随访,评估成功...
谭一清王亚瑟李海涛熊丽琴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介入再通复方丹参注射液臭氧
子宫切口憩室伴反复阴道大出血介入治疗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反复阴道出血的介入诊疗作用。方法回顾我院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反复出血的盆腔动脉DSA表现及栓塞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该病发病原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因阴道反复出血前后共经历3次盆腔动脉DSA造影及栓塞治疗,短期止血效果肯定。DSA表现为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参与供血,供血动脉均增粗、扭曲,右侧子宫弓状动脉增粗,左侧子宫末梢动脉可见对比剂外溢征象,未见明显肿瘤染色或动静脉瘘征象。最后经宫腔镜证实子宫切口瘢痕内多发小憩室形成,其内可见积血。后经开腹手术切除子宫切口瘢痕组织,随访1年未见出血复发。结论子宫切口憩室DSA造影表现不具特征性,介入栓塞治疗协同2期外科根治术疗效肯定。
付志刚张晓磷余成新李海涛韩强张志刚谭光喜
关键词:剖宫产术阴道大出血介入治疗
妇产科继发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2008年,急诊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出血20例,年龄23~74岁,平均38岁。主要表现有:患者阴道大量流血,数小时内出血量达500ml以上。20例患者...
张晓磷李海涛王俊
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介入栓塞治疗
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意义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血管疾病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03例颅内血管进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和旋转三维数字成像,然后将颅内不同血管病变的图像在GE ADW4.4工作站进行处理与显示。结果 103例数字减影成像中,84例进行旋转三维成像,在指导介入治疗手术方面起到了导航作用,使介入治疗得以顺利完成。结论使用数字减影加旋转三维技术成像,能提高对颅内疾病检查准确率,还可显示出血管全貌以及各种影像表现,并可为血管介入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王俊赵云云李海涛
关键词:介入治疗
论不同因素对肝动脉造影高压注射器参数设置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肝动脉造影高压注射器参数设置的影响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肝动脉造影图像,分别从病情、插管技术等因素分析造成图像优劣的原因。结果 117例病例中,因肝硬化和血管本身原因导致血管显示不满意者27例,因肝内病变原因导致肝动脉血管显示不满意者占20例,因导管原因导致肝动脉血管显示不满意者占61例,在117例的肝动脉造影中全部肝动脉造影显示满意者仅占9例。结论在肝脏疾病介入治疗中,高压注射器参数在肝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
赵云云王俊李海涛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
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的不同处理方法及远期止血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栓塞剂及栓塞方式栓塞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BPS)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搜集129例大咯血患者中经DSA造影证实伴有BPS的89例为研究对象。89例中伴有原发病支气管扩张68例,肺结核13例,其他8例。术前均行支气管动脉CT成像(CTBA),依据CTBA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根据分流类型及分流量选用不同种类及规格的颗粒栓塞剂和(或)弹簧圈进行栓塞。其中,早期各型BPS丝线颗粒栓塞17例,早期中快速型BPS弹簧圈栓塞4例,后期各型BPS海绵颗粒栓塞19例,后期各型BPS PVA栓塞35例,后期分流量大伴快速型BPS弹簧圈+PVA栓塞9例,后期分流量大伴快速型BPS弹簧圈+海绵颗粒栓塞5例。术中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栓塞成功标准:分流现象消失,靶血管闭塞。随访12-31个月。结果 89例中有56例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21例发现非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NBSA-PS)。在DSA监视下均成功进行责任支气管动脉及NBSA栓塞治疗,术后即刻止血率100%,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8例大咯血复发,复发时间1-15个月,发生率分别为丝线颗粒11.8%(2/17),海绵颗粒10.5%(2/19),弹簧圈100%(4/4)。结论支气管大咯血中各型BPS采用PVA颗粒或弹簧圈+PVA栓塞责任血管安全性高,远期止血疗效最优。
付志刚张晓磷徐丽韩强李海涛亓小虎赵文江
关键词:栓塞剂大咯血介入治疗
介入再通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以武汉市武昌医院及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07年12月-2011年03月间求治的86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丝和微导管对1449条阻塞输卵管进行机械再通,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多种药物,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随访6-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术后6-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61%,对照组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为60.18%。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再通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注射液对感染性炎症及机械性损伤输卵管内皮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王亚瑟谭一清余乐冯金坤李海涛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介入再通丹参注射液灌注术
基于链接校正技术检测细胞膜穿透肽介导的寡核苷酸入胞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s,ONs)是一类大小不超过20个碱基的短链核苷酸,它已用于家族遗传病及癌症的治疗,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寡核苷酸入胞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成为其临床使用的最大障碍。细胞膜穿透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种能够以既不影响生物活性分子的活性也不会损伤细胞的方式携带货物入胞的运载工具,是非常理想的ONs运载工具。但CPPs的入胞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具体考量选择何种CPPs作为ONs的载体。目前已有各种定性、定量评估CPPs细胞转导能力的策略,其中最经典的评价手段是荧光分析法。但鉴于其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现实情况,特别推荐将其与链接校正ONs相结合进行应用,以更准确的分析CPPs-ONs入胞情况。
李海涛周华军田书梅张晓磷赵云云
关键词:寡核苷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