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2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的纯化与抗血小板活性被引量:25
- 2005年
- 目的 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 (PCA)组分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 借助DEAE Cellulose、SP SephadexC 5 0及SP SephadexG 75柱层析 ,以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法从江浙蝮蛇 (AHV)粗毒中分离纯化PCA抗凝组分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其纯度和分子量。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从AHV分离纯化的PCA抗凝组分经SDS PAGE电泳测定为单一区带 ,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0 0 0左右 ,等电点 pH 4 .7;该PCA在体外对由诱聚剂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其IC50 为 12 5 μg/ml。PCA(1.0mg/kg) 体内给药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结论 从蝮蛇毒中纯化的这种PCA抗凝组分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影响血凝过程。
- 张根葆陈冬云周志泳李爱华桂常青陆晓华
- 关键词:蝮蛇毒抗血小板纯化毒蛋白
- 银杏内酯B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9
- 2005年
-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 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Kam eyam a的 3条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4 5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银杏内酯 B预处理组 ;测定各组动物脑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 ATP酶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 ,并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 SOD、GSH Px和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MDA含量显著升高 ;脑组织呈现炎症性改变 ,层次不清 ,细胞凋亡指数达 (40 .2± 6 .3) %。银杏内酯 B(1~ 10 mg/ kg)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 MDA水平 ,提高 SOD、GSH Px和 ATP酶活性 (P<0 .0 5或 P<0 .0 1) ,明显减轻脑组织神经细胞损害 ,减少细胞凋亡发生率。结论 :银杏内酯 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强 ATP酶活性。
- 秦兵张根葆陈冬云许敏李爱华
- 关键词:银杏内酯B自由基细胞凋亡
- PHA活体注射诱发黑斑蛙淋巴细胞转化的观察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应用PHA一次性注入黑斑蛙腹腔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剂量的PHA对黑斑蛙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PHA剂量为0.3mg/g(体重)时,骨髓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77.49%和79.17%;分裂指数为9.40%和10.87%;此外,统计结果说明,PHA处理24小时和处理48、72小时相比,骨髓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 赵跃华李爱华
- 关键词:黑斑蛙PHA淋巴细胞细胞转化
- 环磷酰胺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的研究
- 1991年
- 我们用抗癌药物——环磷酰胺(CP)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 PHA 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12.5~100mg/kg 体重 CP 处理,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分裂指数随其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而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1).采用直接涂片,淋巴细胞与多染性红细胞的微核率相似.
- 赵跃华李爱华
- 关键词:环磷酰胺淋巴细胞抗癌药
-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败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败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NC)组,内毒素(LPS)模型组和PCA预处理组,每组10只。采用大剂量腹腔注射LPS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观察和对比各组大鼠的临床表现、血小板聚集性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NC组相比较LPS模型组可使血小板聚集性显著下降(P<0.01),PT明显延长(P<0.01);PCA预处理组与LPS模型组相比较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升高(P<0.01),PT较LPS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而与NC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同时PCA预处理组可使大鼠临床症状较LPS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可明显改善败血症大鼠的血液低凝状态。
- 许敏王海华李爱华张根葆
- 关键词:蛇毒蛋白C激活物败血症血小板聚集性
- 黑斑蛙活体注射PHA的细胞学效应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用PHA液一次性注入黑斑蛙腹腔的方法,研究不同剂量PHA对黑斑蛙的细胞学效应。当PHA剂量为0.3mg/g体重时,骨髓和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77.47%和79.17%;分裂指数为9.40%和10.80%;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为4.93%和3.17%。PHA处理24小时与48、72小时的骨髓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形态良好比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 赵跃华李爱华
- 关键词:植物血凝素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