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江
- 作品数:62 被引量:3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组织含水率的响应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田间控制灌水形成土壤和组织含水率梯度,探讨组织含水率在克隆生长调节中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土壤含水率持续上升,而组织含水率先升后降;分株存活、生长以及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随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先升后降,随组织含水率的增大直线上升。因此组织含水率是导致克隆生长调节的直接因素,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是间接因素,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通过改变组织含水率而起作用。故随着组织含水率先升后降,中国沙棘通过克隆生长调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觅养格局连续体"游击型-聚集型-游击型"。
- 姜准邹旭张增悦唐翠平李甜江李根前
- 关键词:含水率克隆繁殖
-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人工林早衰原因与特点被引量:15
- 2016年
- 为了解中国沙棘人工林早衰的原因与特点,对毛乌素沙地的人工林与天然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林地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N及速效N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林地生产力、分株生长量也显著高于人工林,但林分密度显著低于人工林;天然林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形,人工林则为纺锤形;在影响林地生产力和分株生长量的因素中,土壤含水率起决定性作用。可见干旱缺水、养分贫瘠、密度过大均可导致人工林早衰,其中干旱缺水是主导因素;人工林早衰的主要特点在于分株变小(寿命缩短)、林地生产力降低、林分稳定性削弱。
- 张增悦姜准李甜江肖智勇李根前
- 关键词:中国沙棘毛乌素沙地人工林衰退森林土壤
- 云油茶的生长指标及其立地因子的相关性与主导性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在云南省油茶主产区文山州广南县,以3年生云油茶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5个立地条件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云油茶各生长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云油茶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云油茶地径与树高和新梢长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生长量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地径>新梢长>树高>枝条数>冠幅;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立地条件对云油茶生长影响作用的大小排序为土壤容重>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坡向>坡度。
- 吴云飞郎南军李甜江刘芝芹赵琳
- 关键词:生长量主成分分析
- 配方施肥对凤庆红花油茶幼林林分土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云南高山区凤庆红花油茶大面积产量低、质量差的现状,基于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之一,布设了NP、PK、NK、NPK和对照CK共5组施肥试验,研究分析凤庆红花油茶林下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对配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1)凤庆红花油茶幼林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各处理组有机质含量约为42.17-75.19g/kg,而施肥处理组NK、PK、NPK比CK有机质含量稍低,施肥组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小;(2)随着凤庆红花油茶幼林的生长,耕作层土壤pH值均出现上升趋势,对照组上升幅度相对最大,施肥处理组pH值为4.84-4.89,组别之间差异较小;(3)施肥组的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对照组要高,随着凤庆红花油茶生长进程各处理组养分均有所下降,而施肥组养分含量变化普遍比对照组下降幅度要大,其中又以NPK施肥处理组的下降幅度最大;(4)凤庆红花油茶幼林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都在一个适中范围,表明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上升以及土壤容重的下降显示施肥组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对照组。
- 李甜江胡志芳戴益源唐恒杨延峰
- 关键词:配方施肥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物理性质
-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格局对不同灌水强度的响应被引量:13
- 2008年
- 为了探讨克隆生长调节对策和寻找最佳灌水强度,对中国沙棘种群在不同灌水强度条件下的克隆生长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加,子株数量(密度)、一级萌蘖根茎、萌蘖根总长度、萌蘖根条数以及萌蘖根分枝级数均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种群生长格局呈现出"游击型"→"集团型"→"游击型"。
- 徐德兵赵粉侠贺斌李甜江段宗亮李根前
- 关键词:中国沙棘灌水强度
- 云南高原山地油茶富宁系列良种选育初报被引量:1
- 2013年
- 富宁油茶系类新良种是在富宁县近1.33万hm2油茶成林中通过4年时间选育获得的,该系类良种具有生长旺盛、树冠自然圆头、冠幅大,坐果率高、产果量大,出籽率、出仁率、含油率高,茶油品质好等优良特性,2011年11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是高度适宜云南高原山地气候栽培的特色品种,适宜在西南高原山地推广应用。
- 徐德兵郎南军王洋陆玉洪李甜江娄义美
- 关键词:性状选育高原山地
- 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坡向种群生物量投资、分配的空间动态规律及其与种群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通过改变土壤含水率制约中国沙棘种群的行为特征,而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形成与土壤含水率相适应的种群行为特征。①土壤含水率是决定种群行为特征的主导因子,土壤含水率按照北坡、西坡、峁顶、东坡、南坡的顺序递减,种群的存活、生长及克隆繁殖能力也按此顺序递减。②种群及其构件的生物量投资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减,地上的生物量分配也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减,但地下生物量分配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增,即地下与地上生物量投资具有协同关系而生物量分配存在权衡作用。③种群生长量与地上、地下生物量投资及地上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而与地下生物量分配呈负相关;种群的克隆繁殖能力及潜力与萌蘖根、地上生物量投资及分配呈正相关,而与垂直根生物量分配呈负相关。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推测,中国沙棘种群稳定性和克隆持久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北坡、西坡、峁顶、东坡、南坡。
- 肖智勇李根前代光辉李孙玲李甜江
- 关键词:中国沙棘生物量坡向土壤含水率
- 白花油茶苗木生长对叶面施肥的响应被引量:8
- 2018年
- 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云南山区油茶苗木进行叶面喷肥,采用两因素三水平[2因素选用尿素(C)和磷酸二氢钾(K),3水平选高、中、低3个量],9个处理,3次重复的3×3设计,以拉丁方排列设置27个小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肥对白花油茶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包括苗高、地径、冠幅)和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花油茶苗木的苗高、地径、冠幅对叶面喷肥的响应均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及产量反应曲面,说明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白花油茶苗木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均呈现出钟形曲面模式。(2)对白花油茶苗木生长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全因素模拟的结果表明,尿素与磷酸二氢钾配合喷施的效果比单施尿素或单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3)交互试验中,C用量分别为2.846g/L、2.667g/L和2.589g/L,K用量分别为1.736g/L、2.071g/L和0.975g/L,两者配比分别为1︰0.609、1︰0.777和1︰0.377时,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可以达到理论最高增量。(4)等产线图指出,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C肥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1.797g/L、0-2.071g/L和0-1.016g/L,K肥用量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2.888g/L、0-2.666g/L和0-2.593g/L。
- 马建忠文野葛静茹李甜江
- 关键词:叶面施肥苗木生长
- 沙棘克隆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46
- 2006年
- 克隆生长赋予沙棘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繁殖及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缘扩散和林窗更新维持群落持久性及稳定性。同时,沙棘能通过克隆生长产生大量彼此联结的分株,形成庞大的地下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固土壤基质,并为其他植物的定居创造有利条件。
- 贺斌李根前徐德兵李甜江倪金碧
- 关键词:沙棘克隆生长生理整合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 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筛选优株表型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生长状况,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富宁县,研究了该县筛选优株表现状态。结果表明:(1)富宁县油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进一步筛选及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的价值。(2)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茶结果数量、生长量表现为显著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含油率呈现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以海拔高度850m为二次抛物线拐点,在拐点处油茶生长表现最佳。(3)树体高大的油茶树,不仅表现为树干粗壮、冠幅大、结果数量多、果实大,而且植株营养状况也较好。
- 徐德兵郎南军李甜江
- 关键词:油茶优株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