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之花
-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关联着痛苦、绝望、死亡,...
- 李矜
- 关键词:女性小说诗学隐喻
- 《无常》——我们这样做父亲
- 2008年
-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 李矜
- 关键词:恩师
- 从两首“思妇诗”看女性意识的觉醒被引量:1
- 2007年
- "等待"是诗人们经常描绘的主题,在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的笔下,它负载着不同的价值观。郑愁予的《错误》沿袭了男权话语中一贯的"思妇"形象,将等待塑造为美丽的姿态。而女诗人舒婷却借"等待"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宣告女性自我书写不可取代的意义。但《神女峰》也暴露出女性对男性及传统观念的依附,为后来的女性诗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李矜
- 关键词:思妇女性意识自我书写
- “病之花”——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病女”形象
-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关联着痛苦、绝望、死亡,...
- 李矜
- 关键词:女性小说诗学隐喻审美表现当代文学
- 文献传递
- 网络写作主体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作为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网络载体打破了传统写作秩序,使主体表现出与传统写作大相径庭的特征。动机的单纯化,水平的参差化,创作的自由化和抒写的个人化,这些长期被忽视或压抑的因素,在网络写作中重新得到肯定和张扬。网络写作前途无量,但它所隐含的诸多弊端也给写手们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文章从实际出发,以传统写作为参照,对网络写手的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把握,希望以理性的方式促进网络写作主体的自省和发展。
- 李矜陈小诗
- 关键词:网络写手大众化私人写作
- 《无常》——我们这样做父亲
- 2007年
-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 李矜
- 关键词:无常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