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前列醇
  • 5篇米索
  • 5篇米索前列
  • 5篇米索前列醇
  • 4篇引产
  • 4篇妊娠
  • 4篇足月
  • 4篇足月妊娠
  • 3篇妊娠引产
  • 3篇足月妊娠引产
  • 2篇血清
  • 2篇药物
  • 2篇早泌乳
  • 2篇泌乳
  • 2篇泌乳素
  • 2篇分娩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坏...
  • 1篇大疱性表皮坏...

机构

  • 5篇解放军252...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李罗珍
  • 6篇周玉玲
  • 5篇黄河玲
  • 3篇李世兰
  • 2篇张娟
  • 2篇王雷
  • 2篇姜海燕
  • 2篇王玉华
  • 2篇李世兰
  • 1篇吴柳民
  • 1篇张娟
  • 1篇韩文红
  • 1篇王玉华
  • 1篇韩丽
  • 1篇王砚宁
  • 1篇李世兰
  • 1篇李世兰
  • 1篇李培建
  • 1篇华川
  • 1篇纪秀英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适宜给药方法。方法 将符合试验条件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3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6例,单用米索50μg口服,每3小时1次,直至临产;B组50例,单用米索50ug阴道用药,每3小时1次,直至临产;C组48例,采用米索50μg口服加阴道用药,首次于晨5时口服,8时阴道放置,以后每3小时阴道放置1次,直至临产。三组一日最大剂量均为200μg。结果 ①引产结果:引产成功率、引产成功者阴道分娩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不满意,需加用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宫缩的比率,A组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情况:A组第一产程、引产时间均明显长于B、C两组,第一产程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引产时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A组产程中宫缩不协调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个别病例未进行统计,A组羊水粪染率较高,而三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采用50μg晨5时首次口服,后每3小时1次阴道给药方法,引产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分娩过程结束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用药方法。
周玉玲田巧花李罗珍姜海燕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正常分娩计划分娩足月妊娠药物不良反应
米索前列醇配伍安定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2002年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配伍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分娩结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138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69例,米索50ug置入阴道后穹窿,每3~4小时1次,直至规律宫缩(间歇5~6分,持续30秒以上)或胎膜破裂时停药;B组(试验组)69例,米索用药同A组,于规律宫缩后2小时,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mg。结果:两组用药前基本情况相似,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成功者阴道分娩率、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者,B组平均总产程、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01);剖宫产者,自规律宫缩至剖宫产的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静脉推注安定后,B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大于A组,经统计学处理,阴道分娩组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剖宫产组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安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可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及增加宫口扩张速度,明显缩短产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值得推广的引产方法。
周玉玲周永慧王玉华李世兰李罗珍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药物引产分娩
苯巴比妥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被引量:1
2005年
周玉玲李罗珍王砚宁
关键词:苯巴比妥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药物副作用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新生儿的安全性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的近期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分为两组,分别以米索50μg、25μg放置于阴道后穹隆,每3小时1次,直至临产停药,每日用药以4次为限。选择同期住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56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次呼吸建立之前脐静脉血血浆中内皮素-1和心钠素水平,并对10例50μg米索引产、10例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的胎盘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两试验组间引产成功率及三组间分娩方式、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新生儿体重均元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②三组间脐静脉血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未发现明显不同。结论 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及新生儿是安全的。
周玉玲李世兰李罗珍王玉华王雷华川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术新生儿心钠素ANP
先通乳口服液对大鼠血清泌乳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观察先通乳口服液对大鼠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观察先通乳口服液对正常及产后大鼠血清PRL的影响,应用放免法测定PRL。结果:先通乳口取液对产生大鼠PRL有提高作用。对正常大鼠PRL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产后大鼠PRL的提高作用为先通乳口服液增加泌乳量的机制之一。
黄河玲李世兰纪秀英李培建李罗珍张娟
关键词:PRL口服液血清泌乳素产后
宫外葡萄胎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黄河玲李世兰李罗珍张娟
米索前列醇对产妇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 (简称米索 )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产妇血清雌二醇 (E2 )和孕酮 (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10 6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以米索 5 0 μg、2 5 μg放置于阴道后穹隆 ,每 3小时 1次 ,直至有效宫缩停药 ,每日用药以 4次为限。选择同期住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 5 6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组中部分产妇不同时期血清中E2 和P水平。结果 :① 3组产妇用药、临产后血清E2 水平逐渐升高 ,至第 2产程达高峰 ,胎盘娩出后半小时迅速下降 ,明显低于用药前或临产前水平。②P水平的变化趋势与E2 相反 ,即随着产程进展逐渐下降 ,至胎盘娩出后降至最低水平。③ 3组E2 /P比值于用药、临产后的变化趋势与E2 相似 ,但胎盘娩出后仍明显高于临产前水平 ,与潜伏期水平相当。④对照组临产前孕妇血浆E2 水平及E2 /P值高于两实验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 ,P水平低于实验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至产程中及产后 ,3组同期E2 、P水平及E2 /P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产妇血浆E2 水平及E2 /P比值的升高与分娩的发动密切相关。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可通过改变产妇血浆E2 和P水平影响产程进展 ,其变化幅度与用药剂量一致 ,且变化规律与正常生理性分娩过程相似。
周玉玲李罗珍姜海燕王雷王玉华韩文红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引产雌二醇孕酮
绝经后取器致子宫穿孔阔韧带及腹膜后血肿1例
2001年
黄河玲李罗珍李世兰张娟
关键词:绝经后取器腹膜后血肿
先通乳口服液促进鼠早泌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产前服用先通乳口服液的药效学及对孕鼠的安全性。方法:在鼠孕期第14天开始灌服先通乳口服液至分娩后第1天,以每窝仔鼠喂奶前后体重差值为母鼠泌乳量指标。结果:用药组产后1,3,5,7天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母鼠孕期顺利,无早产、死产及仔景时形。结论:产前服用先通乳口服液具有促进乳汁分泌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黄河玲李世兰纪秀英李培建李罗珍
关键词:泌乳中药
测定脐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探讨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的近期安全性。方法 106例符合条件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米索50μg组56例,米索25μg组50例,分别以米索50μg、25μg放置于阴道后穹窿,3 h 1次,直至临产停药,一日用药以4次为限。选择同期住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56例为对照。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组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建立之前脐静脉血ET-1和NO水平。 结果 米索25μg组与50μg引产成功率、3组间分娩方式、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间脐静脉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米索前列醇25μg、50μg阴道放置用于足月妊娠活胎引产对胎儿安全,建议使用50μg组更为有效。
周玉玲李罗珍李世兰王玉华韩丽吴柳民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引产足月妊娠内皮素一氧化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