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捧 作品数:19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某社区中青年人椎管形态学MRI观察 2016年 目的 探讨长青路社区中青年人MRI C3~C7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颈髓矢状径、Torg比值及SAC大小变化。方法 50例长青路社区健康中青年人分为男女两组,男21人,女29人,均行颈椎MRI检查。矢状位T2WI测量C3~C7节段椎体矢状、椎管及脊髓矢状径,计算相应节段Torg比值和脊髓缓冲空间(SAC)。结果 男性组C3~C7椎体矢状径大于女性椎体矢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7椎管矢状径、脊髓矢状径男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C7节段Torg比值范围男性0.62~1.19,女性0.82~1.34,女性Torg比值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3~C7SAC值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Torg比值与椎体矢状径、脊髓矢状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76、0.153。SAC值与椎体矢状径、脊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41、-0.324、0.869。结论 C3~C7椎体矢状径存在性别差异,椎管矢状径无性别差异,单纯以Torg比值作为椎管狭窄的诊断指标会加大男性椎管狭窄的误诊率。与Torg比值相比,SAC值的变化与椎管矢状径大小明显相关,较Torg比值更能反映椎管狭窄情况。 李晓东 胡振顺 崔国庆 张斌 李艳捧关键词:MRI 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3例后循环缺血症状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3.0T HR-MRI检查,根据患者是否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将其分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组(n=43)和非脑卒中组(n=40),通过MRI血管成像、高分辨T_(1)加权成像(T_(1)WI)等观察和测量两组患者斑块血管狭窄情况以及斑块分布情况和特征,对比两组后循环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分布情况、斑块负荷、斑块信号、斑块形态、斑块强化、斑块厚度及斑块体积等情况。结果脑卒中组后循环动脉斑块分布与非脑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狭窄程度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斑块负荷、斑块厚度和斑块体积大于非脑卒中组(P<0.05),斑块强化比例和斑块内高信号比例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斑块形态与非脑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斑块最厚点位于左/右侧壁比例高于非脑卒中组(χ^(2)=5.846,P<0.05),斑块最厚点位于腹侧壁、背侧壁比例与非脑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程度更显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斑块强化和斑块内高信号也相对常见,3.0T HR-MRI有利于评估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特征。 赵雅珍 李艳捧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后循环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患者的脑功能区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患者脑功能区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患者3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对脑功能区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值找出基础状态下自发异常脑功能活动区,Speaeman分析异常脑功能区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神经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fMRI扫描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右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左右前扣带回脑功能区的ReH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81±0.02 vs. 0.78±0.04、0.73±0.07 vs. 0.69±0.05、0.89±0.12 vs.0.84±0.09、0.87±0.11 vs. 0.83±0.07)(P<0.05),左侧内额上回ReHo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77±0.13 vs. 0.72±0.11)(P<0.05);不同焦虑程度的右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左前扣带回、右前扣带回、左侧内侧额上回5个异常脑功能区ReHo值相近(P>0.05);左、右前扣带回ReHo值与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显著相关(r=-0.398,P=0.023;r=-0.424,P=0.031);左、右前扣带回ReHo值与焦虑等级显著相关(r=0.425,P=0.533;r=0.027,P=0.017)。结论海马旁回、颞下回、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4个脑功能区可能参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引发焦虑症状的脑部生理机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焦虑症状的脑神经反常活动与前扣带回自发异常活动密切相关,可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李艳捧 杜晓猛 郎晓燕 张斌 刘迪 陈静 李晓东 李娇娇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 焦虑 脑功能区 核磁共振成像 比目鱼肌肌间脂肪浸润、BMI与COPD严重程度关系的初探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呼吸科诊断为COPD的汉族男性患者137例,计算其体重指数,用1H-MRS测量COPD患者比目鱼肌最大层面的脂肪含量。用ROC曲线分析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BMI在判断COPD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COPD患者平均年龄(65.0±8.6)岁。其中15例(10.9%)符合轻度COPD,44例(32.1%)符合中度COPD,56例(40.9%)符合重度COPD,22例(16.1%)符合极重度COPD;80例(58.4%)体态偏瘦,49例(35.8%)体态正常,6例(4.4%)体态超重,2例(1.4%)体态肥胖。不同严重程度COPD组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MI随着COPD加重而减小。不同严重程度COPD组间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随着COPD病情加重而增加。BMI、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在诊断轻度与其他严重程度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指数分别为0.71 vs 0.77、80.00%vs 80.00%、61.48%vs 71.31%、141.48%vs 151.31%;在诊断中度与其他严重程度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指数分别为0.67 vs 0.70、59.32%vs 64.41%、67.95%vs 66.67%、127.27%vs 131.07%;在诊断极重度与其他严重程度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指数分别为0.67 vs 0.70、59.32%vs 64.41%、67.95%vs 66.67%、127.27%vs 131.07%。结论BMI随着COPD加重而减小,比目鱼肌脂肪含量随着COPD病情加重而增加。BMI、比目鱼肌肌间脂肪含量对诊断COPD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后者优于前者。 张斌 李娇娇 陈静 崔国庆 李艳捧 刘建华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MRI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MRI检查,观察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变化。方法将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患者50例(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Pavlov≤0.75)作为狭窄组,另外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志愿者为正常组。在颈椎MRI T2正中矢状位测量C3-7节段脊髓和硬脊膜囊直径,脊髓缓冲空间=硬脊膜囊正中矢状径-脊髓正中矢状径。对两组间C3-7各对应层面脊髓缓冲空间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不同测量层面脊髓缓冲空间的差异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狭窄组和正常组C3-7节段脊髓缓冲空间的范围分别为(2.93±0.56)^(3.59±0.527)mm、(3.97±0.97)^(5.57±1.04)mm,各对应层面狭窄组脊髓缓冲空间均比正常组减小(P<0.05);两组组内C3-7不同层面脊髓缓冲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层面脊髓缓冲空间最大(P<0.05)。结论脊髓缓冲空间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椎管狭窄的程度,可以作为诊断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参考指标。 李艳捧 杜晓猛 胡振顺 崔国庆 张斌 李晓东关键词:MRI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DWI表观弥散系数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选取SCH患者180例,用MMSE量表、HDS量表及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将82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6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轻度组,32例痴呆患者设为痴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DWI检查,测算头颅各解剖部位的ADC值,并对三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年龄、MoCA、MMSE和HD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海马区、左侧内囊区和左侧半卵圆中心的ADC值均随着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增大,且轻度组和痴呆组的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年龄递增可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认知功能的损害与海马、内囊区、半卵圆中心的代谢和结构改变密切相关。海马区是认知功能由正常进展至轻度障碍的敏感区,半卵圆中心和内囊区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展至痴呆的敏感区。 李艳捧 杜晓猛 郎晓燕 张斌 刘迪 陈静 李晓东 李娇娇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DWI 表观弥散系数 OSAS的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院120例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扫描,并统计两组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VH)、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比较观察组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临床资料、DTI表现、脑白质微结构,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DTI表现、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分析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高于对照组,双侧额叶FA值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BMI及OSAS病情程度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双侧额叶FA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Logistic显示,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FA值与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P<0.05);OSAS患者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与认知功能程度呈正相关,双侧额叶FA值与认知功能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S患者脑白质结构损害、双侧额叶FA及ADC值与认知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作OSAS患者评估认知功能的主要依据。 孙瑾 李艳捧 赵雅珍 张兰关键词:OSAS DTI 正常成人髋关节软骨厚度的MRI测量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髋关节不同部位软骨厚度的MR测量值分析,明确正常成人髋关节软骨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30例(共60髋),年龄范围23-54岁,平均年龄37.7岁,应用3.0T磁共振3D-FS-SPGR序列进行双髋关节轴位扫描。利用MPR得到股骨头正中冠状面图像,选取4个测量点即冠状位-45°、冠状位45°、冠状位90°和冠状位135°进行软骨厚度测量,对不同位置所测关节软骨厚度进行比较,并对髋关节软骨厚度与受检者年龄、身高、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髋关节软骨厚度分布不均匀,冠状位-45°、冠状位45°、冠状位90°和冠状位135°髋关节软骨厚度分别为1.380±0.077mm、1.645±0.094mm、1.640±0.094mm、1.350±0.089mm;四个测量点之间软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73,P=0.000)。冠状位-45°与45°、冠状位-45°与90°、冠状位135°与45°、冠状位135°与90°两两之间软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两两之间软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软骨厚度与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r=-0.005、-0.321、-0.255(P>0.05)。结论正常成人髋关节负重区和非负重区软骨厚度不同,负重区髋关节软骨较非负重区厚。健康成人髋关节软骨厚度与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关系。 李艳捧 杜晓猛 李兴华 同志勤关键词:关节软骨 测量方法 髋关节 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结核患者病理资料,对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并经病理组织临床验证比较分析MRI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表明:在10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不同方式的确诊率不同,其中DR诊断准确61例,准确率为61.00%,MRI诊断准确96例,准确率为96.00%,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可见: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全面推广。 崔国庆 张斌 郎晓燕 李艳捧 刘迪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脊柱结核 颈部发育性椎管狭窄下颈段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developmental spinal canal stenosis,DCS)患者下颈段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颈椎DCS患者(DCS组)36例和正常志愿者(对照组)16例。入选对象均行颈部CT、MRI扫描。测量并比较2组C3~C7椎弓根最长层面的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横径、骨性椎管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脊髓横截面积、椎弓根外宽度、椎弓根轴线长度、椎弓根横向长度、侧块纵向直径、侧块横径、椎板外宽度、椎板长度。结果 DCS组C3~C5水平骨性椎管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DCS组C6、C7椎弓根外宽度小于对照组,C4椎弓根轴线长度小于对照组,C5侧块横径小于对照组,C3、C6侧块长径小于对照组。结论对颈椎DCS进行后路螺丝钉固定时,应当较非DCS更为小心,以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张斌 李晓东 李艳捧 崔国庆 胡振顺 崔书君关键词:椎管狭窄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