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融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苔藓植物群落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2009年夏在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中随机选取47个1m×1m样方,进行苔藓植物及相应维管植物群落调查,并测量记录环境因子,以分析苔藓植物多样性,探讨影响苔藓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沼泽地中共有苔藓植物5科、6属、7种,其中粗叶泥碳藓(Sphagnumsquarrosum)和中位泥碳藓(S.magellanicum)为优势种。CCA分析结果显示,粗叶泥炭藓和中位泥炭藓多分布于水位埋深大的生境中,且前者常出现于以细叶苔草(Carexrigescens)为主的群落中,而后者则主要出现于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为主的群落中;中位泥炭藓能生长于沼泽地pH4·4~6·5的所有生境中,粗叶泥碳藓则局限生长于pH5·3左右的生境中,而大湿原藓(Calliergonellacuspidata)、万年藓(Climaciumdendroides)、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和镰刀藓(Drepanocladusaduncus)等4种苔藓植物生长于水体pH值为6·3左右的生境中。研究认为,沼泽地的水位埋深、水pH值和维管植物群落特征是影响这7种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 宋闪闪姜炎彬张庆忠李融邵小明
- 关键词:苔藓植物维管植物环境因子
- 不同干扰下兴凯湖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5
- 2011年
- 2009年8月,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和兴凯湖农场的农田周围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已排水湿地中,共设置了18个样地90个1 m×1 m的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湿地、已排水湿地和多年种植农田周围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组成有差异,物种丰富度分别为33种、53种和69种;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与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基本一致,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相反,表明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为种植多年的农田周围最大,其次为已排水湿地、天然湿地;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已排水湿地与天然湿地之间的S(o|¨)renson指数达到0.465,而与种植多年的农田周围之间只有0.118;Jaccard指数的表现也相同,说明已排水湿地的植物群落处于湿地植物群落退化的早期。从天然湿地、已排水湿地到种植多年的农田周围,由于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组成的变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不断丧失。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在考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更要考虑群落优势物种的组成以及群落的演替趋势。
- 李融张庆忠姜炎彬张林邵小明
- 关键词:湿地农田物种多样性优势种
- 骨生苔藓在中国的新记录(英文)
- 2010年
- 在四川省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高山草甸上发现了生长在牦牛骨头上的苔藓。共有四种藓类植物:真藓科的真藓、刺叶真藓、丛藓科的短叶小石藓以及葫芦藓科的中华葫芦藓,它们都是顶蒴藓类。这是骨生苔藓植物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报道。
- 姜炎彬邵小明李融
- 关键词:藓类植物牦牛骨头
- 西藏河谷区人工牧草地的苔藓植物群落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在西藏河谷区拉萨、山南、日喀则的6个人工牧草地及其边界共设置了28个样地,通过样方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得到苔藓植物2科6属13种,其中真藓(Bryum argenteum)为调查区广布种。该地苔藓植物群落的特点表现为各试验地之间物种丰富度区别明显,而物种均匀度的变化较小;CCA分析表明,小生境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对苔藓生长与分布的影响较大。在人工牧草地边界、种植一年以上的牧草地和一年以内的牧草地等3种类型样地中,由于人为干扰程度的差异,人工牧草地边界的苔藓物种最丰富,而一年内的牧草地几乎没有苔藓植物;随着土壤稳定时间的延长,才逐渐形成以真藓属为优势的苔藓植物群落。在牧草种植过程中,1年内采用刈割方法而不进行放牧活动,将有助于保障人工牧草的正常生长和防止水土流失,降低荒漠化发生的可能性。
- 李融余成群姜炎彬刘欣超邵小明
- 关键词:苔藓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