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重勤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药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损害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小鼠
  • 2篇卡铂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多烯紫杉醇
  • 1篇鼠肝
  • 1篇顺铂
  • 1篇小鼠肝
  • 1篇吉西他滨

机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3篇叶冬梅
  • 3篇兰顺
  • 3篇李重勤
  • 2篇韦海明
  • 1篇陈晓宇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6种常用抗肿瘤药物致小鼠肝损害程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6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致肝损害程度。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临床常用剂量的顺铂(17mg·kg-1)、卡铂(67mg·kg-1)、紫杉醇(30mg·kg-1)、多西紫杉醇(17mg·kg-1)、吉西他滨(222mg·kg-1)、长春瑞滨(5.6mg·kg-1),给药第3天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生化、肝组织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光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6个药物组给药第3天均出现肝功能生化指标与病理组织形状改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活性均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镜下显示细胞脂肪变性最严重的是多西紫杉醇,肝细胞坏死和瘀胆最严重的是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综合各指标显示,6种药物均可致肝损害,严重程度排序为: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顺铂≈紫杉醇>卡铂。结论:6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在给药第3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致肝损害,其中以吉西他滨和多西紫杉醇致肝损害较严重,建议临床使用时及早预防性应用抗氧化剂。
叶冬梅陈晓宇兰顺李重勤
关键词:卡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小鼠肝损害
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致肝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在小鼠体内出现肝损害的时间,比较两种药物的肝损害程度并探讨其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紫杉醇30 mg/kg,多烯紫杉醇17mg/kg及生理盐水,第1天给药,分别于给药第3,7,11,14天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实验组在给药第3天即出现肝细胞病理学改变,紫杉醇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多数为轻度,少数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多烯紫杉醇组多数出现肝细胞大量变性,肝细胞除了点状坏死,还有片状、桥接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两实验组丙氨酸转氨酶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多烯紫杉醇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值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直接胆红素值在紫杉醇组无明显变化,多烯紫杉醇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两实验组的丙二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多烯紫杉醇组明显高于紫杉醇组;两组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多烯紫杉醇组低于紫杉醇组;紫杉醇组的超氧化歧化酶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多烯紫杉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亦低于紫杉醇组。结论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在给药第3天即可引起肝组织损伤,紫杉醇致肝损伤的程度明显轻于多烯紫杉醇。
叶冬梅韦海明兰顺李重勤
关键词:紫杉醇多烯紫杉醇肝损害
顺铂和卡铂致小鼠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顺铂、卡铂致小鼠肝损害的时间及损伤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顺铂17mg/kg、卡铂67m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给药第3、7、11、14天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实验组在给药第3天的病理切片即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顺铂组尚有肝细胞点状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两实验组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顺铂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卡铂组;两实验组氧化指标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抗氧化成分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顺铂、卡铂在给药第3天即可引起肝组织损伤,顺铂致肝损伤的程度明显重于卡铂。
叶冬梅韦海明兰顺李重勤
关键词:肝损害顺铂卡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