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匹配
- 2015年
- 目的:了解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相互匹配.方法:显微解剖与测量斑蝠、普通伏翼蝠、普通长翼蝠、大耳菊头蝠、大蹄蝠共5种食虫蝙蝠的外耳长(L)、锤骨柄长(L1)、砧骨长突长(L2)、鼓膜面积(S1)、镫骨底面积(S2)、耳蜗径高(H)、耳蜗底宽(W)等特征变量,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种类蝙蝠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1/L2、S1/S2、W/H分布范围分别为1.81~2.03、15.15~23.21、1.40~1.54,其中S1/S2的比值波动最明显.鼓膜、听小骨与耳蜗的各特征变量间,除锤骨柄长与耳蜗底宽、镫骨底面积与耳蜗底宽之间未呈现出相关性外,其他各对变量间均呈正相关.外耳耳长与中、内耳各构件的特征指标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合理匹配为回声定位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 廖阳闫荣玲闫江涛李金亮陈滐
- 关键词:听觉器官
- 潇水河永州零陵段沿岸蝙蝠物种多样性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2011年5月—2013年8月对潇水河永州零陵段沿岸蝙蝠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蝙蝠8种,分属3科5属。从分布型看,东洋型种类占多数(62.5%);从种群数量看,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与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占优势,斑蝠Scotomanes ornatus数量最为稀少。区域内蝙蝠喜栖于竹丛、树冠、岩壁、洞穴、民居与古建筑等处。上、下游所栖蝙蝠种类存在差异,但均喜好在水体与植被交接处活动而形成活动聚集地,且洞穴冬眠型蝙蝠的年活动周期较房屋冬眠型蝙蝠的短。调查结果增加了对潇水河沿岸蝙蝠生存现状的了解,可为进一步开展蝙蝠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 廖阳闫荣玲陈滐罗金强李金亮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蝙蝠分布型栖息地
- 永州城郊蝙蝠晚间活动节律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永州城郊生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适合蝙蝠的生存。通过对永州城郊3个固定观察点上空的蝙蝠活动进行长期观察,初步掌握了其晚间活动节律。蝙蝠4月上旬开始出现在观察点上空,11月上旬消失,一年共活动约7个半月。蝙蝠每天活动的群体数量、起始时间、高峰时间以及结束时间随月份的推移表现出先增加(延迟)后稳定再减少(提前)的趋势。蝙蝠每天傍晚活动的高度随夜色加深而逐渐减低。蝙蝠活动节律的形成与永州当地傍晚温度、日落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临活动前或活动中的天气变化对蝙蝠活动影响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蝙蝠的活动规律,也可为当地蝙蝠保护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廖阳闫荣玲李金亮罗金强陈滐
- 关键词:活动节律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