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钧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羟基磷灰石
  • 4篇纳米
  • 4篇纳米粒
  • 2篇细胞
  • 2篇米粒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营养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毒性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行为学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学生营养
  • 1篇医用

机构

  • 8篇卫生部
  • 8篇中南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13篇李钧
  • 11篇张阳德
  • 4篇赵明钢
  • 4篇张宗久
  • 4篇潘一峰
  • 3篇魏坤
  • 3篇李国政
  • 2篇李坚
  • 2篇李湘斌
  • 2篇张浩伟
  • 2篇张洪
  • 2篇唐静波
  • 1篇尹键
  • 1篇张波
  • 1篇胡建华
  • 1篇张浩伟
  • 1篇王苏阳
  • 1篇刘殿奎
  • 1篇龚连生
  • 1篇丁诚

传媒

  • 1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骨材料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MTT法检测正常对照组、HA/SWNT组、及阳性对照组(含0.64%苯酚的培养液)的细胞活性。结果复合材料各浓度浸提液与阴性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A/SWNT复合材料细胞毒性均在Ⅰ级以下,符合国家医用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李钧李晓莉张浩伟王苏阳赵明钢张阳德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细胞毒性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鞘内注射对大鼠福尔马林诱导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鞘内注射对大鼠福尔马林诱导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伤害作用机制。方法在15只健康SD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布托啡诺组(25.0μg)、低剂量布托啡诺组(12.5μg)、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计算60min内大鼠注射足疼痛行为总计反应时间来确定疼痛行为学。所有大鼠均在注射后1.5h处死,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L5节段脊髓背角NMDA受体的表达。结果高剂量布托啡诺组的大鼠引起福尔马林试验第1和第2时相的注射足疼痛行为的总计反应时间减少(P<0.01),且福尔马林致痛大鼠L5脊髓背角NMDA受体表达降低(P<0.01);低剂量布托啡诺组及对照组对福尔马林第1和第2时相都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揭示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能够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抗伤害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MDA受体激活产生;NMDA受体抑制机制是否与布托啡诺激活к受体或μ受体有关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李钧张阳德刘殿奎刘勇齐贵新唐静波
关键词:布托啡诺福尔马林试验NMDA受体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在不可切除肝癌治疗中的应用—附226例报告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该文旨在评价B超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226例肝癌患者共310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AFP浓度及肝功能的变化,采用B超、CT比较肝癌结节直径及血流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结果术前血清AFP为(434.6±38.5)μg/L,术后1周明显下降为(256.3±22.7)μg/L;肝功能于术后1周出现轻度变化,1个月内获得改善;术后3月肿瘤完全消失38例,明显缩小167例,无明显变化21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169/226)、62.4%(141/59)和38.5%(87/226),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发生。结论冷循环微波刀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理想手段,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符合微创理念。
张阳德李钧李坚李年丰黄铁汉张波
关键词:肝癌B超冷循环微波刀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该院自1998年3月~2006年7月以来收治的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来该科时病程均超过24h,失去一期食管缝合修补的手术时机,3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灌洗,2周后纤维板形成,适时切开,改为开放引流;1例外院转来时纤维板已形成,直接行胸壁全层切开,开放引流。3例患者住院3~5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中途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应提高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认识,避免误诊;适时行胸壁全层切开,使脓腔完全敞开引流,清除胸腔污染物和脓性渗出物;合并应用敏感的抗生素,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尹键张阳德李钧张宗久赵明钢
关键词:自发性食管破裂
中南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该研报告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中国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方法利用针对性方法对中南大学236名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所得数据经过电脑软件分析与处理在本研究报告中均有所体现。结果中南大学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9%,肥胖率为26.3%,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2、C、钙等摄入与标准相当。其中肥胖率比重较大。但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20.64%的大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22.85%经常吃零食,大部分有偏食行为,31.12%常食用营养保健品。结论他们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辛碧芬李钧
关键词:营养状况营养学碳水化合物
PEG化壳聚糖纳米粒介导的hTERT反义寡核苷酸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以PEG化壳聚糖(PEG-Chitoson)纳米粒作为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的载体转染HepG2细胞,研究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EG-CSNPs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情况;以脂质体转染试剂作为对照,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FITC标记的ASODN转染细胞后胞内荧光强度,转染效率和ASODN各组转染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NPs质量浓度超过3.0μg/mL时细胞毒性较大。转染24h后,ASODN纳米粒组和ASODN脂质体组细胞内荧光明显增强,且ASODN纳米粒组的转染效率要高于ASODN脂质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ODN处理后HepG2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且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72h时达到最高值;细胞周期改变,细胞被阻滞于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PEG-CSNPs介导的hTERT ASODN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对该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张阳德李湘斌张宗久赵明钢张浩伟李钧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粒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
我国纳米生物医学高端创新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对我国纳米生物医学高端创新人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预测分析,并进一步针对发展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对策。
张阳德胡建华唐静波潘一峰李钧
羟基磷灰石纳米丝水包油乳剂的制备和特性
2007年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丝并观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丝,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HA纳米丝的特性进行观测。结果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长100nm~230nm,宽3nm~5nm;电子衍射图像显示纳米丝为多晶质。在250nm波长处,光谱包含六面体Ca2+典型的光谱带;其他光谱带为O→Ca2+的电荷转移。HA纳米丝微晶的Eg值分别为1.60和1.70ev;31P核磁共振谱显示在-0.59ppm处有一个强烈的共振峰和一些副峰,表明至少存在两种磷酸盐。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适合医用的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丝。
李国政张阳德张洪李钧潘一峰魏坤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纳米丝尺寸效应
Bat SARS coronavirus HKU3-1病毒株基因组及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7年
目的比较中国菊头蝠SARS冠状病毒(Bat SARS coronavirus)与人类及果子狸体内分离出来的SARS-Cov,分析它们是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方法本文分析了Bat SARS coronavirus与已知冠状病毒Human SARS-CoV和civet SARS-CoV的系统进化关系,绘制了Bat SARS coronavirusHKU3-1的全基因序列图,同时预测了S蛋白和N蛋白的三维模型。结果对Bat SARS coronavirus HKU3-1的序列分析表明中国菊头蝠SARS-CoV与人和果子狸SARS-CoV非常相近。系统进化分析法显示Bat-SARS-CoV与SARS-CoV形成一个不同的群,称为group 2b CoV,与已知的group 2 CoV存在一定的距离。结论Bat SARS coronavirus HKU3-1不太可能是从人SARS-CoV传播过来的。另外,Bat SARS coronavirus与civet SARS-CoV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使得中国菊头蝠SARS病毒株同样具有感染人体的危险。
李钧张阳德胡智渊彭锴潘一峰
医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制备和特性: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的观测(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粒并观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粒,用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等对HA纳米粒进行观测。结果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长10 ̄30nm,宽5 ̄10nm;电子衍射图像显示纳米粒为多晶质,且存在晶格缺损。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适合医用的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粒。
李国政张阳德李钧潘一峰魏坤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纳米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