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磊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对口支援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新中国成立初...
  • 1篇支援
  • 1篇中关村科技
  • 1篇中关村科技园
  • 1篇三年困难时期
  • 1篇述论
  • 1篇主义
  • 1篇决策者
  • 1篇科技创业
  • 1篇科技创业者
  • 1篇科技园
  • 1篇互动
  • 1篇互动关系
  • 1篇官僚
  • 1篇官僚主义
  • 1篇分歧
  • 1篇干部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杜磊
  • 2篇刘志光
  • 1篇刘贵彬
  • 1篇张伟

传媒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实事求是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特区实践与理...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初期决策者与创业者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称为"电子一条街"的中关村在各种争议和质疑中艰难发展。在这里的大大小小的企业经常接受来自各个部门的调查。本文通过考察和梳理中央调查组两次进驻中关村的历史过程,试图从微观视角来阐明中关村创业初期,中央调查组是如何充当中央决策者与中关村创业者之间互动的桥梁与中介作用的。正是中央决策者与中关村创业者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中关村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历程,对特区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杜磊
关键词:科技创业者互动关系
关于“三年困难时期”说法的商榷
2015年
目前,官方及学界有关"三年困难时期"时间段的划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1959年至1961年,二是1960年至1962年。两种不同观点的出现,主要是由高层政治分歧、地区经济差异、个体感知差异三个层面导致的。而实际上,"三年困难时期"的说法并不准确,仅是一种官方和民间约定俗成的历史称谓。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还有民众个人生活的处境看,这段经济困难时期从1959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1963年。因此,对此更确切的说法应该为"五年经济低谷期"。
杜磊刘志光
关键词:三年困难时期分歧
美国西部开发实践及其对我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工作启示研究
2013年
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新疆长治久安和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需要我们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和经验。美国西部开发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美国东西部发展已基本平衡;美国东西部的区域均衡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美国各级政府关于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划分清晰;依法推进西部开发工作和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我国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工作的启示: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工作的主攻方向;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力量,建立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双轮驱动格局。
刘贵彬杜磊
关键词:对口支援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参加劳动”述论(1949-1966)被引量:3
2015年
夺取政权后的政党如何克服执政环境下滋生的官僚主义,是一个历史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努力和探索,而"干部参加劳动"常规化的举措即为探索的重要产物。本文选取1949年至1966年为时间段,对"干部参加劳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并分析了其历史特征和实施效果。本文认为:这一举措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受"左"倾思潮和政治形势影响,其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杜磊刘志光张伟
关键词:干部参加劳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僚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