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久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240H指数:7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政治
  • 11篇执政
  • 6篇权力
  • 6篇逻辑
  • 6篇逻辑关系
  • 6篇共产党
  • 5篇党内
  • 5篇网络群体
  • 4篇党内权力
  • 4篇政党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国共
  • 4篇纯洁性
  • 3篇党政
  • 3篇依法
  • 3篇依法执政
  • 3篇政体
  • 3篇执政方式
  • 3篇执政体制
  • 3篇群众

机构

  • 17篇中共山东省委...
  • 13篇交通运输部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山东省委党校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7篇杨久华
  • 6篇郑伟
  • 5篇侯仕福
  • 3篇张登国
  • 2篇程春华
  • 2篇陈朝
  • 1篇蒋琢

传媒

  • 3篇理论与改革
  • 2篇理论学刊
  • 2篇理论导刊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甘肃理论学刊
  • 2篇桂海论丛
  • 2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前进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江西公安专科...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析新时期多主体多向度群众工作模式的特征、依据及转型路径
2014年
一、新时期向多主体多向度群众工作模式转型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借鉴 (一)现实依据:传统群众工作模式的低效与局部“失灵” 第一,传统群众工作模式的动力存在一定程度“不足”。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办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麻木、冷漠和不作为状态;而在对“上”负责或者说服务上级领导则热情、干劲十足。
杨久华张登国
关键词:群众工作多主体向度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被引量:19
2009年
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个别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策略措施。
杨久华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及群众工作模式转换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改革开放以来,党所处的环境、承载的阶段性历史任务以及自身历史方位与革命时期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单主体单向度特征的群众工作模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甚至存在局部"失灵"的状态,党的群众工作模式迫切需要向多主体多向度工作模式转换。
杨久华张登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路线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被引量:41
2009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少数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杨久华
当前党政职权的部分重叠与党的依法执政被引量:1
2004年
作者首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总特征(合理性与非科学性)进行了分析,继而对这种特征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模式化的抽象和概括;最后作者构建了以党政职能分开为基础的党依法执政的宏观框架。
杨久华
关键词:执政方式法治政治职能
党内权力运行体制与党的纯洁性的基本逻辑关系及纯洁性建设转型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一个政党的纯洁性如何与党的性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相关,更与党内权力运行体制的民主、科学化程度紧密相关。民主、科学的权力运行体制对党的纯洁性具有保障和修复功能。当前我们党内权力运行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对党的纯洁性建设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为此,要对党内权力运行体制进行民主、科学价值取向的顶层设计,对党代会常任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把拟选任领导干部纯洁性的少数人把关转变到多数人把关,以及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从而逐渐实现党的纯洁性由内在自律为主的建设模式到内在自律与制度他律并重的建设模式转型。
杨久华
关键词:逻辑关系
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进的几点思考
2004年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总体上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的。但是,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执政党职权与国家政权职权的部分性混合,执政党部分地兼有国家政权的职权,执政党和国家某些自身职权相对弱化等问题,要改善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执政体制,必须做到:制定一部规范执政党执政行为的法律,使执政党执政有法可依;根据党政不同职能进一步形成处理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的机制;实行以党政职能分开为基础的依法执政体制,必须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规范党内权力运作。
杨久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依法执政
试论当前我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及其治理思考被引量:35
2009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网络群体事件新趋势呈现爆发该类事件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增多、规模日渐扩大化、主体日益多元化、组织日趋严密、形式日程"合法化"、及国际背景更加复杂化。网络群体事件的治理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杨久华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
当前党执政体制的时代特性及其民主模式转型思考被引量:5
2005年
执政党的执政体制,即执政党执掌运作政权所涉及的机构、机构职权的配置、权力运行模式及其三者的制度化状态的总和。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时代特性是历史合理性和欠科学性的并存。作者认为当前体制是一种过渡型的威权主义执政体制。该体制转型后的民主模式应该既不削弱党的领导地位,同时还应能够不断增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杨久华郑伟
关键词:威权主义
试论冷战后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世纪之交的世界政党政治较冷战结束前政党政治在政党格局、意识形态等方面有诸多新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冷战冲击波、冷战结束后的政党困境、社会结构新变化、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念形成以及经济全球化负效应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 ,世界政党政治区域化、国际化趋势将继续加强 ,政党政治的多元化、分散化倾向将更加明显 ,政党媒体化将继续改变着传统政党的运作方式和组织方式 ,世界政党领导人的年龄结构将呈现年轻化。
郑伟杨久华
关键词:政党政治社会结构媒体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