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骶髂
  • 5篇骶髂关节
  • 5篇髂关节
  • 5篇解剖学
  • 5篇关节
  • 3篇致密性髂骨炎
  • 3篇髂骨
  • 3篇筋膜
  • 3篇肌筋膜
  • 3篇骨炎
  • 2篇胸锁乳突
  • 2篇胸锁乳突肌
  • 2篇韧带
  • 2篇乳突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生物力学
  • 2篇锁骨
  • 2篇基础与临床研...
  • 2篇放射解剖学
  • 2篇扳机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武警广东省总...
  • 2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武警广东总队...

作者

  • 16篇杨先文
  • 8篇李义凯
  • 4篇成赋斌
  • 3篇陈润祺
  • 3篇于成福
  • 3篇谌祖江
  • 2篇张少群
  • 2篇吴文进
  • 2篇邹宇聪
  • 2篇周启林
  • 2篇王飞
  • 1篇黄演强
  • 1篇徐海涛
  • 1篇张美超
  • 1篇邬黎平
  • 1篇焦培峰
  • 1篇樊继宏
  • 1篇肖进
  • 1篇高彦平
  • 1篇王华军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枕部神经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进一步为临床治疗头枕部疼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侧防腐固定的成年头颈部标本上,应用常规的解剖学方法,观测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以及耳大神经的走行及分布情况。结果: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重叠分布于枕部,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重叠分布于颞部和枕外侧。结论:诊疗枕部疼痛时,除了要考虑枕大神经因素外,还要考虑枕小神经因素。
李义凯杨先文查和萍
关键词: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头痛
骶髂关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目的 1.通过对骶髂关节韧带进行解剖学观测,为临床上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作用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2.分析斜扳法作用下正常骶髂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观察该手法对正常骶髂关节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影...
杨先文
关键词:骶髂关节放射解剖学三维有限元
致密性髂骨炎MRI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致密性髂骨炎的MRI分型对临床诊断、治疗评价的指导意义。方法分别对23例腰骶部疼痛及17例无腰骶部疼痛的X线表现为致密性髂骨炎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及分析,并将6例腰骶部疼痛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无症状的致密性髂骨炎患者MRI表现为骶髂关节髂骨面下边界清楚的骨硬化异常信号影;有症状患者的MRI表现为骨硬化病灶周边伴有边界模糊的水肿带围绕;治疗后MRI示骨硬化形态、信号同前,周围水肿带有明显的减轻和或消失。结论致密性髂骨炎的MRI检查对确定病变的活动性、客观评价疗效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先文陈润祺冼青霞任常华于成福
关键词:致密性髂骨炎MRI
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骨盆正位与斜位X线片中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提供确切的放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男女各1具成人干燥髂骨和骶骨的耳状面上分别均匀涂上钡粉,合拢骨盆胶带固定,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再将钡粉洗净,用细铅丝分别沿着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的边缘环绕,合拢骨盆胶带固定,分别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观察耳状面和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片与斜位片上的投影变化和形态特征。结果在骨盆正位片可清晰的观察到双侧骶髂关节的前间隙和后间隙及耳状面。斜位片可观察到对侧骶髂关节的情况,骶髂滑膜关节位于X线上骶髂关节间隙的中下2/3;女性骶髂关节较男性短。结论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上有其放射解剖学及性别特征,骶髂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以及耳状面是观察的重点,骨盆正位X线片基本可满足临床需要。
杨先文谌祖江王莉李义凯
关键词: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致密性髂骨炎
致密性髂骨炎与性别、发病年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致密性髂骨炎与性别、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以发现该病的高危人群。方法:收集212例致密性髂骨炎病例,分析其性别及年龄资料。结果:212例患者中,207例(97.64%)为女性患者,5例(2.36%)为男性患者。男性平均患病年龄为(45.40±26.876)岁,女性平均患病年龄为(32.11±8.346)岁。结论:致密性髂骨炎发病率与年龄成正偏态相关,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育龄女性为其高危人群。
陈润祺于成福杨先文李义凯
关键词:致密性髂骨炎性别年龄
腰椎5神经根不同部位受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腰椎管内狭窄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痛且行走时加重,并伴有间歇性跛行,而静息性下肢痛则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症状时的重要表现。国内静息性下肢痛与症状性椎间孔狭窄的关系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腰椎5(L_5)神经根不同部位受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精确和细化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就诊的主诉为单侧下肢痛的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L_5神经根受压部位,将患者分为L_4/L_5椎管内狭窄组(A组,n=95)和L_5/S_1椎间孔狭窄组(B组,n=78)。记录术前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静息性下肢痛、行走时下肢痛及腰痛程度,检查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及Kemp's征。结果 B组静息性下肢痛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行走时下肢痛VAS、腰痛VAS及间歇性跛行、胫骨前肌或拇长伸肌肌力下降发生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Kemp's征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静息性下肢痛患者疼痛VAS为6.0(6.0)分,高于A组静息性下肢痛患者的2.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P<0.001)。结论静息性下肢痛可能是L_5/S_1椎间孔狭窄刺激L5的显著临床特征,静息性下肢痛的患者应重视L_5/S_1椎间孔狭窄引起的L_5神经根受累。
成赋斌杨先文
关键词:神经根压迫腰椎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
封闭治疗肩周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为封闭治疗肩周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查找封闭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操作方法。利用30例肩部三维重建模型,探讨骨性定位标志与病变部位的几何关系,并获得改良的封闭注射方法。用改良方法对34例防腐标本进行封闭注射,经解剖验证注射的准确性。结果 几何关系分析发现肩峰前角进针,7号针头呈扇形注射,几乎可注入整个肩峰下间隙;在喙突尖与肩峰前角连线的中点,向肱骨头可刺入关节腔。解剖发现肱二头肌腱与大结节前缘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为进针点。改良的注射方法准确率为100%。结论 熟悉肩部的几何关系和解剖特点,改良的封闭注射方法有助于提高封闭注射的准确性。
杨先文王飞成赋斌廖立青
关键词:肩周炎冻结肩解剖学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儿童锁骨骨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至2011年5月采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儿随访时间24~28个月,中位时间25个月。上肢功能恢复良好,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3例,可2例,差O例。无感染、钢板松动、断裂、再骨折、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复查x线示所有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结论重建钢板治疗儿童锁骨骨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恢复。
杨先文王飞陈苑珍成赋斌周启林吴文进
关键词:锁骨内固定器儿童
脊柱推拿手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李义凯杨先文邬黎平黄宇琦王华军焦培峰樊继宏邹宇聪徐海涛
一、科学技术领域: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讨脊柱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 二、主要内容及发现点:该项科研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颈部旋转手法的数学模型和可视化研究;②颈椎旋转手法对脊柱运动节段结构的影响及其亚生...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力学
胸锁乳突肌乳突部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的体表定位及诊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5例,防腐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例,对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包括乳突尖部肌肉、筋膜结构的宽度、厚度及乳突尖至耳垂、颈动脉鞘等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果乳突水平肌肉前缘厚度(9.63±0.05)mm、肌肉中部厚度(10.36±0.07)mm、肌肉后缘厚度3.74±0.01mm,乳突止点部肌肉前缘至耳垂距离(17.42±2.53)mm、肌肉后缘至耳垂距离(62.74±12.53)mm,皮肤点至颈动脉鞘的(3.74±0.01)平均深度为(35.52±6.31)mm。结论从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解剖特征来看,乳突后部行扳机点注射或针刺较为安全,乳突下及乳突前行扳机点注射时垂直进针、深度不宜超过20.00mm。
杨先文高彦平李义凯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乳突扳机点肌筋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