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吉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书法
  • 3篇艺术
  • 3篇书法学
  • 3篇国书
  • 2篇中国书法
  • 2篇书法家
  • 2篇文化
  • 2篇论书
  • 1篇当代传承
  • 1篇当代中国画
  • 1篇行草
  • 1篇行书
  • 1篇学科
  • 1篇艺术表达
  • 1篇艺术学科
  • 1篇用笔
  • 1篇正书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共产党成...
  • 1篇中国画

机构

  • 11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1篇杨吉平
  • 1篇李一
  • 1篇何劲松
  • 1篇叶培贵
  • 1篇邱世鸿
  • 1篇黄惇
  • 1篇陈志平
  • 1篇余德泉
  • 1篇向彬
  • 1篇陈培站

传媒

  • 5篇中国书法
  • 2篇美术观察
  • 2篇书画世界
  • 2篇大学书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字学与书学三论
2016年
字学者,研究文字之学也(含研究形、音、义之广义的字学和只研究字形的狭义的字学)。书学者,研究书法之学也(含只研究书法本体的狭义的书学和研究书法及书法理论的广义的书学)。中国书法本为写字之法,书写不误,形体规范,人尽可识便可视为合于字学。而汉字沿用既久,书写者逐渐不满足于实用,遂加以巧饰美化,最终成为可以欣赏的书法艺术,臻于此境,字学便上升为书学。
杨吉平
关键词:书学书法学中国书法论书书论字法
侯天元的篆、隶书
2003年
在人心浮躁、避难就易的当今书坛,一些专业书法家往往都对先要过文字关的篆书敬而远之,而侯天元却对这种较难的书体情有独衷。侯天元别号平阳匠人,这让我联想起齐白石的一枚印章:大匠之门。侯天元一生经历复杂,当过文工团演员,拉一手好二胡;当过木匠,做一手好木活。他有艺术天分,可谓多才多艺;也有一手好手艺,可谓能工巧匠。我们称艺术大家为大匠,正如庖丁也可以称为大匠一样。匠人有其慧心,有其巧思,也有其一双巧手。不信?且看天元先生的书法。侯天元长于篆、隶,首先是篆书。
杨吉平
关键词:隶书篆书书法家文工团艺术二胡
后正书时代的正书创作及历史地位
2015年
正书(本文指楷书)的繁荣时代是科举盛行的时代,正书的顶峰时代和没落时代都是唐代。唐朝是一个界线,唐以前可以看作是前正书时代;唐至清可看作正书时代(这个时代历唐、宋、元、明、清,长达一千二百多年,至一九○五年科举制度废除为止);一九○五年以后则可以看作是后正书时代。毫无疑问,后正书时代的正书创作是正书时代和前正书时代的延续。要想说清楚后正书时代的正书创作状况,首先就要说清楚正书时代和前正书时代的正书创作状况。我们先探讨一下前正书时代的正书存在状态(所以称存在状态是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书法创作这个概念)。正书公认的产生时间是在东汉。
杨吉平
关键词:书法创作科举制度唐代楷书
楹联书法的当代传承——九届楹联展评委、观察员笔谈
2024年
取法要多元化中国书协连续举办了九届楹联展,旨在引导书法人追根溯源,传承经典,在传统的楹联形式中探索新时代的艺术表达。此次展览,作品种类丰富,其中篆书来稿,数量多、取法广,取法涵盖西周金文、春秋战国金文以及秦汉、明清篆书等,这正契合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理念。近年来,不少考古发掘出土的新资源成为篆书作者新的取法来源,广泛的取法丰富了篆书创作的样式及面貌,实现了篆书创作的多元化。
戴文邵佩英董文广杨吉平陈培站
关键词:楹联书法西周金文艺术表达
百年华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名家自书诗联专题
2021年
张海陈振濂言恭达黄惇周俊杰余德泉李刚田叶培贵张继叶培贵何劲松李一何劲松西中文黄君向彬陈志平向彬陈志平杨吉平徐传法杨吉平张志庆
高等书法教育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书法学则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作为改革开放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高等书法教育会经历由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向鼎盛阶段过渡的过程。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的高等书法教育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未能厘清,比如说高等书法教育的本质、目的、规律、内容等,都还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阐释。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搞清楚高等书法教育的教育理念,有了这个教育理念,其它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门径。
杨吉平
关键词:书法教育教育理念书法学书法文化中国书法
笔法的失落——当代中国画衰落探因之一
2008年
“笔墨等于零”引起的争议至今还在进行中,但对于中国画衰落这个事实,争议就小多了。齐白石以后的任何一位中国画家如要称作大师,都会有人提出非议。原因何在?这要从根本上说起。
杨吉平
关键词:中国画家笔法笔墨
建议将艺考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
2020年
书法专业与美术、音乐同属艺术学科,也都有高考艺考的过程,但却应与一般艺考有所区别。这是由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决定的。现有的书法专业在校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与艺考方式有一定关系,为此,本人提几条改变现状的建议。第一,书法专业学生录取应该重视文化课分数的占比。书法的文化性和传统性要求书法高考不应降低考生文化素养在录取条件中所占比重。
杨吉平
关键词:艺术学科书法专业文化课高考文化素养文化性
谈谈网络时代书法家的标准
2012年
网络时代,书法家还是书法家,但书法家的标准则与前网络时代大不相同。
杨吉平
关键词:网络时代书法家
傅山论书诗及其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山西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丰硕成果,人称“学海”。相对于傅山先生的哲学、医学、书法等成就,他的文学成就相对受到忽视,尤其是他的诗歌成就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应该引起傅山研究者的重视。在其传世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是直接或间接谈论书法艺术的,
杨吉平
关键词:论书书法学文学成就诗歌成就五言律诗二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