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
- 作品数:70 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随机背景建模的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6
- 2015年
- 运动目标检测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重要步骤和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背景建模的非参数化建模算法,对场景中运动目标进行快速提取跟踪。在初始化阶段,从当前像素的邻域中随机抽取样本值作为背景模型;在模型更新阶段,引入了随机更新策略和背景传播机制,能够较好地抑制环境噪声;在后处理阶段,给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图的前景滤波优化方法,进一步滤除噪声和填充前景空洞。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场景条件下,算法的目标检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几种同类算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干扰,具有较高的检测正确率。对于360×288像素的测试视频,算法的计算速度高达120f/s,完全可以满足实时应用。
- 杨恒王超姜文涛刘培桢孙小炜纪明
- 关键词:目标检测智能监控积分图
- 获取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和拉压非对称性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和拉压非对称性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获取金属样品上的努氏压痕以及努氏压痕对应的努氏硬度值;然后通过努氏压痕在短轴方向与长轴方向的应变增量比与金属样品各向异性系数以及努氏压痕的应力比之...
- 李恒杨恒黄卫良韩瑞詹梅
- 文献传递
- 钛管数控加热弯曲过程界面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 一种钛管数控加热弯曲过程界面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基于对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拟数据的比对,通过逐步反算法得到了大直径薄壁难变形钛管数控加热弯曲时各接触面的界面传热系数。本发明针对不同的界面传热系数装配并加热相应的模具,进而获...
- 杨合李恒陶智君杨恒马俊张志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热场的超声振动辅助管材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场的超声振动辅助管材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待弯曲管材及适用于加热环境的管材弯曲成形模具;将所述待弯曲管材安装到数控机床上,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待弯曲管材进行预热处理;根据所述...
- 李恒关昊杨恒杨许冬孙红詹梅
- 随机维哈希量化视词字典的目标检索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视词字典树的算法由于高效性使其在基于大规模图像数据库的目标检索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该类算法属于从文字搜索领域借鉴来的"视觉词袋"的算法。这种算法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将高维特征向量量化成视词。将这种量化过程看作高维特征向量的最近邻搜索问题,并且提出一种随机维哈希(RDH)算法用于索引视词字典。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比基于字典树的算法具有更高的量化精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目标检索性能。
- 赵嵩焦阳曹海旺杨恒
- 一种非接触式金属管材CSR值测试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金属管材CSR值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金属管材单向拉伸及应变测量模块,用于进行金属管材试样单向拉伸试验及试样标距段应变场分析;工程应变获取和计算模块,用于截取所述金属管材单向拉伸及应变测量模块的单向...
- 李恒魏栋马俊杨恒詹梅刘郁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动态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被引量:1
- 2012年
-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选择具有互补性的灰度直方图和梯度直方图特征共同描述目标模型,然后在目标跟踪过程中,根据特征对目标和背景的区分程度动态地调整每个特征的置信度,对目标模型进行在线动态建模和更新,从而提高目标模型描述的准确度,并进一步提高粒子滤波算法的跟踪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典型场景下的目标跟踪过程中,提出的算法比单独使用一种特征的粒子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稳定可靠的跟踪性能。
- 杨恒钱钧纪明孙小炜陆阳宋金鸿
- 关键词:目标跟踪粒子滤波
- 一种确定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和拉压非对称性特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金属材料各向异性和拉压非对称性特征的方法,方法包括对材料进行常规的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通过EBSD确定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微观组织信息、织构分布信息,结合基于VPSC模型的虚拟实验,即可...
- 李恒杨恒张昭马俊魏栋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调法向约束的金属薄板失稳起皱测试与评估装置
- 一种可调法向约束的金属薄板失稳起皱测试与评估装置,包括:基准板、固定板、前、后间隙板、薄板试样压辊、导向定位套、夹紧支架、接板、夹紧杆、导向杆、手动顶紧螺栓、手动拉紧螺栓、测量块。基准板与固定板通过夹紧杆连接固定整个装置...
- 李恒韩瑞杨合刘楠李龙杨恒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小直径管拉伸试验的试样及夹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直径管拉伸试验的试样和夹具,该试样具体采用半管试样,包括中部的标距段和两端的夹持端,夹持端对称设置在标距段的两侧,每个夹持端上设置有两个承力孔,承力孔的圆心位于试样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适用于该试样的...
- 李恒马俊杨恒黄卫良张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