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生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
- 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状态与过程。在文明发展的理性化趋向中,人类实现了世界观的合理化、文化的合理化和社会的科层化,实现了自我超越的历史性现实,形成了科学主义思维范式。文明发展中的理性在本原意义上是逻辑规...
- 杨恒生
- 关键词:文明发展文明论
- 列宁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2013年
- 十月革命后,列宁带领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进程包含着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刻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率,解决民生基础问题;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完善制度,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劳动就业问题;探索和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扩大民主,吸收工农管理国家,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权利;发展国民教育、满足人民教育权利及教育需求。这些探索及其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 杨恒生
- 关键词:列宁民生思想
- 留乡创业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后金融危机时期,部分返乡农民工选择了留乡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资源,留乡创业农民工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人力资源,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有利于逐步转变农民的小农意识与生育观念,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拓者;有利于改变基层政权权力结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管理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为乡镇改革增添新的力量,成为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的践行者。
- 杨恒生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明论研究
- 2012年
- 面对异化的理性所带来的文明发展危机,德里达以解构的视野与策略,从"文本"研究的词源学入手,不断延宕向哲学、政治学和伦理学,进而引入对文明的忧思与救赎,开创了文明论研究的新领域和文明救赎的新模式:解构主义文明论。这种文明论以颠覆传统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为突破口,从而解构工具化理性文明的前提与内基。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承诺,解构主义文明论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后蕴含着文明和谐发展的理论旨归与价值诉求。
- 郭强杨恒生
- 关键词:德里达文明批判
- 试论当前村民自治中急需处理的三种关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被引量:1
- 2006年
- 80年代以来,我国的村民自治获得稳步发展,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村民自治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其内在的一些关系冲突也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自治的实效和进程,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和现代,村支部和村委会,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三种关系当中。目前为解决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的这些结构性矛盾,就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合理界定两委权限范围,精简乡镇机构,规范政府行为,试行乡镇长直选模式,实现执政权、行政权与自治权的良性互动,以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
- 杨恒生
- 关键词:村民自治
- 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构性关联被引量:2
- 2012年
- 当下对于空间结构的讨论已经超越单纯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固有学科领域,进入了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交叉学科讨论与反思层面。或许这正是由于当下对人生存空间问题的焦虑而同时具体学科对待这些问题的无能为力,决定了需要从当下人所存在的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联来讨论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又是人类发展逐渐消解的"伪本体论"的症结,只有首先明确了这种结构性的关联,才能对人类生存的空间伦理的反思性重构成为可能。
- 郭强杨恒生汪斌锋
- 关键词:社会空间内卷化
-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立法及其完善路径
- 2006年
-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强调民主立法和立法民主,而作为我国重要立法部门的行政立法,在指导思想、立法制度、立法内容、立法程序上还有不完善之处。因此完善行政立法、贯彻立法的民主和谐理念、严格程序,健全监督审查制度,对制约行政立法权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杨恒生
- 关键词:行政立法和谐社会
- 农民工政治参与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由于涉及面广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新修订的选举法暂时搁置了农民工"异地参选"问题,而现实是,法定的"回乡参选"也未得到有效实践,这就出现了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悬置现象。而政治参与特别是选举权关系到农民工各项权益的有效实现,关系到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及时、深入地分析影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制约因素,找出其症结所在,完善和推进农民工政治参与,就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了。
- 杨恒生
-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