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秀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原发性小肠肿瘤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 2005年
- 黄卫民杨布和黄永文刘春风敖玉霞齐双福杨清秀李长军
-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误诊病理检查
- 疼痛量化记录方法研究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探讨疼痛量化记录方法。方法将不同方法测量的疼痛强度量化为数字0~10和等级(无、轻、中、重、极度)表示;以体温表每小格代表0.5强度的疼痛量,5小格即1℃代表2.5强度的疼痛量或1个疼痛强度等级;记录用蓝色圆点描绘,蓝色线连接,应用于112例骨科术后病人。结果获得了准确、系统的疼痛量化曲线动态图表,反映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规律。统计显示重度或7.5级以上疼痛病人45例。其中35例病人应用药物镇痛;77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镇痛有效,在没有应用药物镇痛情况下渡过了疼痛期。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疼痛量化曲线图表能直观、明了、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术后病人疼痛变化过程及护理干预镇痛或药物镇痛效果。
- 傅爱凤祁丹红杨清秀黄日妹农春花叶良玉
- 关键词:疼痛护理方法学研究
- 阿齐霉素三联疗法1周疗程与2周疗程治疗HP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对比阿齐霉素三联疗法1周疗程与2周疗程方案的疗效差别。方法69例经胃镜检查证实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2周组,用药为奥美拉唑40mg,每天1次×2周;阿齐霉素每天500mg,仅开始3d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天4次×2周。B组为1周组,用药为奥美拉唑与阿齐霉素,剂量和疗程同A组,阿莫西林500mg,每天3次×1周。结果H.pylori根除率A、B两组分别为88.0%(31/35)、85.0%(29/34),两组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疼痛消失时间、随访1年再检出率和溃疡复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齐霉素三联疗法1周方案与2周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
- 郭玉庆吴茂成董临江杨清秀
- 关键词:阿齐霉素三联疗法HP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
- 163例鼻衄的护理
- 1992年
-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5年来我科共收治鼻出血163例,其护理如下。
- 杨清秀苏孝明
- 关键词:鼻衄临床护理鼻出血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 手外伤病人康复知识需求探讨
- 2002年
- 黄日妹付爱凤祁丹红杨清秀刘保芬伍素清
- 关键词:手外伤康复知识卫生需求康复治疗
- 1例肱动脉断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 2002年
- 杨清秀傅爱凤祁丹红黄日妹农春花
- 关键词:合并症护理肱动脉断裂失血性休克
- 护理研究中的伦理要求被引量:9
- 2003年
- 张美芬杨清秀
- 关键词:护理研究伦理隐私权
- 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 2005年
- 黄卫民王流柱黄永文杨清秀敖玉霞刘和平
- 关键词: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H2受体阻滞剂十二指肠溃疡病理机理
- 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0例正常结膜组织中Survivin,Fas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7.5%)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表达阳性率(10.0%),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Fa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75.0%)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表达阳性率(15.0%),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Survivin和Fas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表达强度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Survivin可能与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生密切相关;Survivin与Fa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 金玲许向前杨清秀张宏曹端荣李柏军
- 关键词:FAS蛋白SURVIVIN蛋白翼状胬肉免疫组织化学
- 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临床治疗组38例(传统护理组)及常规治疗加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组40例(强化护理组),强化护理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评估与随访,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8周,共计7例(9.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仅1例(2.5%)发生深静脉血栓,传统护理组6例(15.8%)(6/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杨清秀郭翠兰周静
- 关键词:脊髓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