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康明
- 作品数:103 被引量:4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53—2012年广西资源县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广西资源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3年至2012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多种疟原虫种类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 609.04/10万,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6.49%,60和7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69.83/10万和3.94/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98.76%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1983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该县疟疾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7/10万、1.18/10万和0.14/10万。近几年有在非洲感染恶性疟原虫回到该县后死亡的病例。结论:资源县自1990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 雷学辉刘田清唐吉荣蒋美艳黎军林康明韦树娇黄亚铭
- 关键词:疟疾疫情流动人口
- 桂林市2000~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桂林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为修订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7年桂林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桂林市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的0.11/万下降至2007年0.04/万,流动人口血检疟原虫阳性率1.26%(304/24054);常住户口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8133人次和居民带虫调查5921人次均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疾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 蒋智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林珍韦海艳杜进发毛玮林康明
-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
- 广西疟疾流行现状及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当前疟疾流行现况和趋势,探讨广西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1-2011年广西本地发热患者、疟疾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等疟疾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疟疾发病情况、病例的分布与分类等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广西共血检本地发热患者491.63万人次、病灶点居民19.59万人次、外出回归人员28.25万人次、外来人群22.83万人次,共检出疟疾患者1 896例,4类人群平均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 8%、0.007 7%、0.480%和0.127%。本地感染病例从2001年的51例下降到2009年的1例,2010-2011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全区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结论对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标准,广西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巩固期。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全区劳务输出等归国人员监测和管理,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广西于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 郭传坤黎军李锦辉黄亚铭毛玮林康明
- 关键词:疟疾消除疟疾输入性病例
- 自省式宣传干预在艾滋病防控攻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卓家同陆庆林方克勇张谊何洋黄冬梅何波罗宗宾潘桂秋董爱虎林康明陈礼忠
- 艾滋病是全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20年来全国艾滋病一直以每年10-30%增长,广西在9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130例,200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5730例,2010-2011年平均每年报告14440例,每五年翻一翻。龙州县9...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宣传干预抗病毒治疗
- 2011年广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及流行动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广西7个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疟疾年报表、工作简报及网络直报等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广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共报告疟疾病例8例,占全区病例总数的7.14%(8/112);平均年发病率为0.04/万,较2010年上升100%。全年血检常住人口中发热病人42 064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血检流动人口3 867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8例,阳性率为0.21%。8例疟疾病例中,间日疟5例,恶性疟3例;病例分布于隆林县、天峨县、南丹县、右江区,均为到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务工感染后返乡人员。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防治措施有效,疟疾疫情稳定。加强对境外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务工返乡流动人员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 林康明黎军毛玮黄亚铭李锦辉郭传坤杨益超
- 关键词:疟疾全球基金
- 5种胶饵对德国小蠊实验室连锁杀灭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5种不同有效成分的胶饵,即1. 5%乙酰甲胺磷、2. 15%吡虫啉、0. 1%氟虫腈、2. 15%氟蚁腙和1%氟虫胺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实验室连锁杀灭效果。方法 5种胶饵按国家标准《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7部分:饵剂》(GB/T 13917. 7-2009)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然后用每一种胶饵毒杀死亡的试虫尸体,分别进行无选择摄食的连锁毒杀测定。结果 5种胶饵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毒杀率14 d均为100%。5种胶饵毒杀的试虫对德国小蠊无选择摄食第1轮连锁毒杀率均> 80%;乙酰甲胺磷、吡虫啉的第2轮连锁毒杀率<80%,氟虫胺、氟虫腈、氟蚁腙第2轮连锁毒杀率分别为98. 9%、97. 7%、92. 2%,后3种胶饵的连锁杀灭率无显著性差异;氟虫胺、氟虫腈、氟蚁腙的第3轮连锁毒杀率均<80%;毒杀率分别为78. 9%、31. 1%和32. 2%;氟虫胺的第3轮连锁毒杀率仍明显高于氟虫腈、氟蚁腙。结论 5种胶饵在实验室条件下均有连锁杀灭德国小蠊的作用。无选择条件下,乙酰甲胺磷、吡虫啉有1轮的连锁杀灭作用,氟虫胺、氟虫腈、氟蚁腙具有2轮的连锁杀灭作用。5种胶饵的第3轮连锁毒杀的杀灭率均<80%。
- 欧阳颐林康明李华冯向阳
- 关键词:胶饵德国小蠊
- 广西灌阳县1951~2013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灌阳县1951~2013年疟疾防治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灌阳县1951~2013年疟疾病原学、血清学监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灌阳县50~60年代为间日疟和恶性疟高度流行区,50年代共报告病例18 747例,年均发病率144.63/万;60年代共报告疟疾病例1 133例,年均发病率为6.14/万;70年代后疟疾疫情日趋平缓。50年代有96.67%的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60年代疟疾病例全部为临床诊断病例,1972年以后再无临床诊断病例。到1980年后再无本地病例报告。1980年开始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38例,80年代报告475例,年均发病率为1.92/万;90年代报告96例,年均发病率为0.36/万;2001~2013年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0例,年均发病率为0.13/万;2006年起无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主要为云南,海南、贵州、广东次之,2003年以后输入性病例来源转为以国外缅甸、越南国家为主;病例所从事工种以种植为主,挖矿、伐木次之。结论灌阳县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与管理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
- 侯毅蒋福志陈刚蒋增松吴承芳文庆雪黄艳林康明
- 关键词:疟疾
- 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2年隆林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隆林县项目实施前(2007-2009年)共报告13例疟疾病例,其中出现1例本地间日疟病例、1例恶性疟死亡病例,项目实施后(2010-2012年)共报告1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死亡病例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项目实施前共血检人员23 824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90.86%和9.14%,项目实施后共血检人员23 387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85.27%和14.73%;病例24 h内诊断及时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由项目实施前的38.46%和38.46%提高到实施后的88.24%和84.35%;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7.43%提高到实施后的100.00%;中小学生和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实施前的20.83%和27.78%提高到实施后的95.14%和53.37%。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了隆林县各项疟疾防治措施的实施,实施效果显著,是隆林县消除疟疾工作的有益补充。
- 曹品光王德国陆玉虎杨永亮林康明
- 关键词:全球基金疟疾项目
- 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合管理广西区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分析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合管理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收集联防区2011年广西区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广西区共报告疟疾17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其中间日疟3例,恶性疟13例,混合感染1例,年发病率为0.02/万。未发现本地疟疾病例。2011年广西区疟疾发病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呈增多趋势,加强对外出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 林康明黎军毛玮黄亚铭李锦辉郭传坤杨益超杨庆利韦海艳
- 关键词:疟疾联合管理流动人口
- 广西2009年疟疾发病及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09年广西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全自治区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核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自治区查见疟疾病人52例,发病率0.10/10万,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数占全自治区疟疾病例总数的1.92%,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98.08%。结论当前,广西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疟疾为主,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重要措施。
- 李锦辉杜进发蒋智华林康明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