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娇 作品数:9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更多>>
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的SWAT模拟 被引量:10 2009年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非点源污染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总量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的年均1530t、266t,上升为2001年的2641t、542t;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越来越集中于流域中部地区;就非点源污染总量而言,除坑仔口溪区的污染总量仍较小外,其余4个水系区中的分布趋于均衡;由于耕地减少、园地猛增等原因,非点源污染由20世纪70年代的以耕地产污为主变为2001年的以园地产污为主,园地成为非点源污染重点治理的用地类型。 荣琨 陈兴伟 刘梅冰 林文娇 高杨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大型水库影响下的晋江东溪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 本文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山美水库影响下的晋江东溪流域1972~1979年的年、月产流和产沙进行模拟,选取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效率系数三个指标用于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并利用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东溪上游山美水库集... 林文娇 王林 陈兴伟关键词:陆地水文 土壤侵蚀 水文模型 文献传递 晋江东溪流域土壤侵蚀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8 2008年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通过细分子流域,对晋江东溪流域产流和产沙进行模拟,以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效率系数为指标,采用洪濑水文站1972-1979连续8年的实测径流和泥沙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模拟结果表明,细分子流域能够有效改善枯水期径流模拟结果;该模型适用于水库影响下的泥沙负荷模拟。 林文娇 王林 陈兴伟关键词:SWAT 径流模拟 内尔·诺丁斯教师教育思想述评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也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在美国当代的教育改革中,诺丁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她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在研究和学习了前辈... 林文娇关键词:诺丁斯 教师教育 文献传递 晋江东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分析 水质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河流水质的保护和改善,与流域水循环过程密切相关。流域分布式模型从流域的尺度出发,将降水-产流-产沙-污染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径流、泥沙和污染物输移过程,从而为制定水... 林文娇关键词:农业污染 非点源污染 水质污染 河流水质 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山美水库集水区植被恢复效应的SWAT模拟 被引量:3 2008年 库区流域水土流失是水库淤积的主要因素。应用基于SWAT构建的晋江东溪流域产流产沙模型,在对东溪上游山美水库集水区内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拟了库区不同植被恢复情景下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山美水库泥沙主要来自桃溪,研究区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耕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退耕还林还草减沙效果明显。 林文娇 陈兴伟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SWAT 山美水库 流域非点源污染与水系分维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以东南沿海晋江西溪流域为例,初步研究了流域非点源污染与水系分维的关系。以ArcViewGIS3.2为研究平台,运用水系分维的计盒方法,计算了晋江西溪流域水系的宏观分维和划分为5个亚流域的微观分维,根据应用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西溪各亚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与相应水系分维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系分维值越大,农田面积比例越大,流域土壤侵蚀程度越大,因此非点源污染负荷越大;此方法为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荣琨 陈兴伟 王林 林文娇 高杨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非点源污染 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SWAT模型模拟 被引量:17 2008年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研究.在产流、产沙模拟的基础上,利用1973—1979年晋江西溪安溪站的氨氮、矿物磷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校准,氨氮、矿物磷模拟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69和0.79.模拟结果表明,1973—1979年西溪流域年均坡面非点源总氮流失量约为1530t或6.3kg/hm2;总磷流失量约为270t或1.1kg/hm2;耕作农田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非点源污染在西溪各子流域中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蓝溪子流域部分污染较严重. 荣琨 陈兴伟 林文娇关键词:SWAT模型 非点源污染 氮素水平对宽杆芥菜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1年 以NH4NO3作为变量,试验设7个处理,以普良尼柯夫配方营养液进行试验来研究氮素对芥菜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芥菜幼苗移栽后14 d,营养液中的总氮量为9 mmol.L-1(N3处理)的株高、叶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最大,分别为4.03 cm、3.00片.株-1、2.43 cm和1.08 cm,与N0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芥菜苗移栽后42 d,以N3处理的株高、叶数、最大叶长、地上部、地下部、总生物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最长根长均最多,分别为4.30 cm、5.00片.株-1、3.36 cm、367.87 mg、27.13 mg、395.00 mg、53.03%和6.03 cm,它们与N0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最大叶长与N0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N3处理叶片的CAT和POD活性均较高,分别为16.89 U.mg-1.min-1和134.27 U.mg-1.min-1,MDA含量最小(2.29 nmol.g-1),与N0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上,营养液中的总氮量为9 mmol.L-1(N3)处理芥菜的幼苗生长和酶活性指标最好。建议营养液中施总氮量为9 mmol.L-1。 邹文桐 李海珍 林文娇 陈盛关键词:氮 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