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预注
  • 1篇预注射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肿瘤
  • 1篇重复畸形
  • 1篇胃重复
  • 1篇胃重复畸形
  • 1篇细胞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静脉
  • 1篇畸形
  • 1篇监测法
  • 1篇肺动静脉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胡道予
  • 3篇林晨
  • 1篇汤浩
  • 1篇李建军
  • 1篇肖明
  • 1篇张海彬
  • 1篇万维佳
  • 1篇张进华
  • 1篇孟晓岩
  • 1篇肖厚恺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先天性胃重复畸形一例
2013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6个月,因间断呕吐5个月,加重3天余入院。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可触及明显包块,大约3cm×2cm,界清,可推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外院上消化道钡餐提示幽门梗阻。
孟晓岩张海彬林晨胡道予
关键词:胃重复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预注射双点监测法行肺动静脉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预注射双点监测法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和肺静脉成像(CTPV)的成像技术及图片质量。方法:应用MSCT对3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及CTPV检查。对比剂剂量为20ml(370mg I/ml),所有患者均采用预实验时间-密度曲线法,监测平面定于支气管隆突水平。CTPA及CTPV的兴趣区(ROI)分别选在肺动脉主干及相应层面肺静脉内,分别获得肺动脉及肺静脉时间-密度曲线,以对比剂注射开始到增强峰值的时间为延迟时间。采用盲法对CTPA及CTPV图像中同级别肺动静脉CT值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同时获得肺动脉及肺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肺动脉对比剂达峰值时间为(10.2±1.8)s,肺静脉对比剂达峰值时间为(14.7±2.3)s。所有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肺动静脉1~4级血管。CTPA及CTPV图像中1~4级动静脉血管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双点监测法可同时完成CTPA及CTPV肺动静脉各级分支成像,并且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万维佳胡道予林晨肖明张进华
关键词:肺动脉肺静脉
肝细胞肝癌CT动脉期强化特点与肿瘤病理分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CT三期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特点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64例(67个病灶)经手术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64例均行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67个病灶按照动脉期肿瘤内血管强化特点,与同期肝实质密度对比,并进行分组:肿瘤实质强化组(A组),肿瘤血管强化组(B组),肿瘤无明显强化组(C组);病灶肿瘤病理分为3组:高分化和高-中分化(高分化组)、中分化(中分化组)、中-低分化和低分化(低分化组)。将病灶动脉期3组强化特点分别与3组肿瘤病理分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7个病灶A、B、C 3组中:高分化组病灶个数分别为12、3、2;中分化组分别为12、13、6;低分化组分别为3、11、5。病灶动脉期强化特点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CT三期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特点与肿瘤病理分化之间具有相关性。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动脉期肿瘤血管增多。CT增强扫描动脉期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李建军胡道予汤浩肖厚恺林晨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