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敏

作品数:8 被引量:31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有机碳
  • 4篇有机物料
  • 3篇土壤
  • 2篇配施
  • 2篇C/N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氮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施肥
  • 1篇施肥制度
  • 1篇水溶性有机碳
  • 1篇碳矿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活性
  • 1篇土壤活性有机...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柳敏
  • 7篇宇万太
  • 5篇姜子绍
  • 4篇赵鑫
  • 2篇周桦
  • 1篇沈善敏
  • 1篇张璐
  • 1篇马强

传媒

  • 5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制度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通过17年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K肥的当季利用率随施肥不同差异较大,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作物对N、P、K的利用率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P肥累积利用率在各个处理中均有明显的增加,表现出极好的残效;除单施N肥处理外,其他处理的N肥累计利用率均呈增加趋势;K肥的累计利用率在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他处理不明显。
宇万太姜子绍赵鑫柳敏
关键词:N肥P肥K肥肥料利用率
不同有机物料及其配施对潮棕壤轻组有机碳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用埋袋法研究了潮棕壤中加入单一物料(玉米秸秆,稻草秸秆,苜蓿,鸡粪,猪粪)和混合物料(玉米秸秆-鸡粪-猪粪和苜蓿-鸡粪-猪粪)后土壤中轻组有机碳的一年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不同有机物料后,土壤中轻组有机碳与对照相比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不同处理的土壤中轻组有机碳碳含量都逐渐下降,且其下降趋势与添加物料的C/N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施用混合物料处理中轻组有机碳的含量与单一物料处理都呈显著的正相关。
宇万太柳敏赵鑫姜子绍周桦
关键词:轻组有机碳有机物料潮棕壤
有机物料及其配施在潮土中的残留特点被引量:6
2008年
试验采用尼龙布袋埋袋法研究了5种单一物料(玉米秸、稻秸、苜蓿、鸡粪、猪粪)和2种混合物料(玉米秸-猪粪-鸡粪、苜蓿-猪粪-鸡粪)在潮土中的腐解状况,以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规律,探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稻秸、苜蓿、鸡粪、猪粪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较好物料;对C/N比较高的物料,当增加N素(添加猪粪、鸡粪这些氮含量较高的物料)、调节C/N比值时,可以促进混合物料有机碳的分解和向腐殖质的转化。
周桦柳敏宇万太
关键词: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C/N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研究了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裸地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最低;不施肥种植作物(CK)或施肥种植作物(NPK)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NPK配合猪厩肥处理的微生物体碳含量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荒地处理由于返回的植物残体量很大,积累的有机物很多,所以其微生物量碳最大;其次为割草处理和林地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土壤微生物量也高,土壤微生物碳的周转强度也大,周转时间短,周转速率为:荒地>割草>林地>NPK+C>NPK>CK>裸地。
宇万太姜子绍柳敏赵鑫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周转率
有机物料碳矿化进程及土壤活性碳库变化规律
在2005.8~2006.8期间,用埋袋法研究了1年中玉米秸、稻秸、苜蓿、鸡粪、猪粪、玉米秸-鸡粪-猪粪、苜蓿-鸡粪-猪粪中有机碳的矿化分解残留率动态变化、C/N比值动态变化、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土壤中微生物...
柳敏
关键词:有机物料水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秸秆还田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影响因子及生态效应被引量:63
2007年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为活跃的有机组分,是土壤圈层与相关圈层(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发生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溶解、吸附、解吸、吸收、迁移乃至生物毒性等行为之外,对温室气体CH4的排放、水体水质的污染、岩石圈的风化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以陆地生态系统的中的DOC为主体,探讨了DOC的生态环境意义及其对大气、水体和岩石圈的影响以及DOC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响应。
柳敏宇万太姜子绍赵鑫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土壤生态效应
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及分解残留率被引量:43
2007年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站(埋袋法)和海伦站(砂滤管法)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分解残留率和C/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各有机物料中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均明显低于有机碳,因而其残留率高于有机碳;有机物料C/N的下降速率也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经3~5年分解后,各种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趋于稳定:低C/N有机物料(猪粪)残留物的C/N值接近土壤腐殖质的C/N,约为10,已完成其腐殖化过程;高C/N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值处于适宜微生物活动的25左右,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柳敏张璐宇万太沈善敏
关键词:有机物料有机碳有机氮C/N
土壤活性有机碳被引量:155
2006年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活跃的化学组分,能显著影响土壤化学物质的溶解、吸附、解吸、吸收、迁移乃至生物毒性等行为,近年来土壤活性有机碳已成为土壤、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来源、组成、含量、影响因素以及环境意义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一般认为,土壤活性有机碳来源于植物凋落物的分解、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的水解、土壤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因为来源的不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也不同;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随季节和湿度的变化呈现十分强烈的变异趋势;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结果;土地管理措施如耕作、施有机肥和化肥、改变土壤pH值等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也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它对调节土壤养分流有很大影响,与土壤内在的生产力高度相关;它作为重金属的有机配体,对土壤溶液中的微量重金属的可移动性和迁移过程以及金属复合物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截留、增加农药的水溶性,并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运动;它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岩石圈溶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柳敏宇万太姜子绍马强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影响因素环境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