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孝丰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军事更多>>
- 基于UML和ADC法的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被引量:30
- 2010年
- 为客观、正确地评价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优劣,在参与系统效能分析的各个基本对象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借助于UML统一建模语言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在ADC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着眼系统作战使用的定量评估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得出了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出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实际效能。
- 栾孝丰温瑞
- 关键词:舰舰导弹系统效能评估
- 导弹武器电磁兼容性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设备在导弹武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在分析导弹武器所受电磁干扰基础上,阐述了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重点从弹上主要电子系统如何克服相互间的电磁干扰角度归纳总结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要点。
- 叶厚良何德军栾孝丰
-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导弹武器电磁干扰
- 舰艇环境下导弹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
- 2010年
- 为对舰艇环境下的导弹武器可能受到的电磁干扰进行有效预测,以使导弹在设计阶段能够充分考虑到电磁兼容性问题。从阐述电磁干扰发生的必备要素出发,分析了现代舰艇电磁环境特点,及电磁干扰对舰载导弹武器的影响;给出了基于电磁干扰发生必备要素的干扰预测模型;对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预测,给出了测算的步骤和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对导弹武器在舰艇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预测作了初步的探讨,为后续预测工作的深入提供了一定的判断依据。
- 栾孝丰房勇
- 关键词:舰载导弹电磁兼容性
- 舰载导弹武器电磁干扰防护技术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为能正确认识电磁干扰对舰载导弹武器的危害,进而采取有效技术手段进行防护。从电磁干扰的机理入手,针对舰载导弹武器所处电磁环境的特点,探讨了电磁干扰对舰载导弹武器的影响,阐述了一些舰载导弹武器电磁干扰防护的基本方法。
- 栾孝丰李鹏
- 关键词:电磁干扰舰载导弹防护技术
- 一种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中电流比较器的设计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同步降压型DC/DC集成开关稳压电源的电流比较器。其主要作用是检测电感的峰值电流,将其与设计所需的值进行比较,输出控制信号,以达到调节占空比的目的。电路设计采用电流镜、折叠式共源共栅等结构,实现了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中的电流比较功能。采用SanyoHspice模型进行仿真后表明,在典型条件下,此电流比较器的差模增益超过100dB,共模增益大于180dB,电源抑制比达到160dB以上,满足各项设计指标要求,并显著提高了芯片的性能。
- 刘鸿雁栾孝丰来新泉
- 关键词:DC/DC稳压器比较器折叠式共源共栅
- 基于UML和ADC法的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 为客观、正确地评价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优劣,在参与系统效能分析的各个基本对象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借助于UML统一建模语言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在ADC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着眼系统作战使用的定量评估舰载反舰导弹武器系统...
- 栾孝丰温瑞
- 关键词:舰舰导弹系统效能评估
- 一种DC/DC稳压器多工作模式压控振荡电路设计
- 2008年
-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DC/DC集成稳压器的多控制模式CMOS压控振荡器(VCO).在外同步模式下,可产生与外部时钟同频率同相位的400-700kHz的脉冲和锯齿波信号;在非外同步模式下,可产生频率为550kHz的脉冲和锯齿波信号,并可在输出短路时自动进行频率切换以防止电路失控.采用Sanyo Hspice模型进行仿真后表明,此VCO电路性能得以改善,振荡频率和温度等特性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刘鸿雁来新泉何德军栾孝丰
- 关键词:DC/DC稳压器压控振荡器
- 低噪声高速全差分BiCMOS电荷泵锁相环设计被引量:4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低噪声高速电荷泵锁相环电路.电路采用全差分结构设计;利用速度快、低功耗的CMOS和电流开关逻辑(CML)电路构成功能单元;提出的差分电荷泵环路滤波器结构明显节省了芯片面积.整个电路采用0.6μm BiCMOS工艺实现,并用Hspice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锁相环电路功耗为77 mW,中心频率223 MHz,频率输出范围102~800 MHz,各项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并使芯片噪声、速度和功耗最优.
- 刘鸿雁栾孝丰刘传军
- 关键词: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
- 应用于DC/DC稳压器的误差放大与逻辑控制电路被引量:1
- 2008年
-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DC/DC集成稳压器的误差放大与逻辑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核心部分采用电流镜、折叠式共源共栅等结构,显著提高了增益、电源抑制比和共模抑制比;逻辑控制部分实现了对芯片工作模式的选择控制,并具有钳位功能。采用Sanyo Hspice模型进行仿真后表明,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误差放大器的差模增益大于80dB;逻辑控制电路工作时序正确可靠;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 刘鸿雁栾孝丰
- 关键词:DC/DC稳压器误差放大器折叠式共源共栅